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术后院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Risk factors for in-hospital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by cardiogenic shock after primary PCI
作者:魏小红,刘文娴,陈立颖,杨鲲    发布日期:2019-05-0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急诊PCI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录我院2009年至2015年收治的性急性PCI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例,共111例,根据院内转归分为院内死亡组(31例)及院内存活组(80例),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特点,并用Logistic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院内死亡组患者年龄高于存活组,血肌酐水平高于存活组,高脂血症的比例高于存活组,院内死亡组LVEF低于存活组,前壁心肌梗死的比例在院内死亡组高于存活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冠脉病变及处理情况:冠脉三支病变的发生率在院内死亡组高于存活组(p<0.05),罪犯血管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急诊PCI术后梗塞血管TIMI血流恢复3级的比例低于存活组(p<0.05),院内死亡组及存活组各有5例在急诊PCI术中处理罪犯血管的同时处理了非罪犯血管,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院内死亡组与存活组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IABP的使用在院内死亡组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心脏破裂在院内死亡组的发生比例高于存活组,院内死亡组急性肝损伤及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高于存活组,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75岁、高脂血症病史、肌酐>110 umol/l、EF<40%、前壁心肌梗死、冠脉三支病变、急诊PCI术后梗塞血管TIMI血流未恢复3级、急性肝损伤及急性肾损伤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急诊PCI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

魏小红,刘文娴,陈立颖,杨鲲.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术后院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9,28(5): 619-624.
DOI号:

基金项目: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社区医院行心脏康复项目推广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急诊冠脉介入 院内死亡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李馨妍,王耿.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危险因素分析[J]. 临床军医杂志,2020,,5:515-517
  • 2) 王飞宇. 延续式心脏康复模式在治疗老年患者心源性休克康复中的临床观察[J]. 老年医学与保健,2020,26,5:861-864
  • 3) 芮兰英. 炎症相关预后指标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结局的关系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0,28,11:23-30
  • 4) 孙天保. IABP联合急诊PCI术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平均动脉压、乳酸水平的影响[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5,3:417-419,427
  • 5) 王磊.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急诊PCI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20,38,1:15-19,40
  • 6) 孟海云.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丁酰胆碱酯酶活性与炎症因子、预后的关系分析[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0,41,8:878-881,887
  • 7) 王国平.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情况分析及早期血运重建的影响[J].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6,1:53-57
  • 8) 祝经韬. PEEP方式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和血气状况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21,18,8:70-73
  • 9) 金娜. GRACE评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心源性死亡的早期预测价值[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18:3165-3168
  • 10) 张能文.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7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21,21,4:357-360
  • 11) 高霏. 心源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30,12:1470-1475
  • 12) 李伟,张劲松,陈旭锋,等. 急诊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治疗对高危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J]. 中国急救医学,2021,41,7:635-639
  • 13) 陈伟. 单支架和双支架植入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比较[J]. 广西医学,2021,43,3:285-287
  • 14) 梁丰,王爱玲. 中性粒细泡/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病人预后的预测[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12:1681-1683,1687
  • 15) 周宏伟. 新活素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研究[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19,2:9-14
  • 16) 吕培楠. 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22,19,5:184-187
  • 17) 周生辉.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院内死亡危险因素[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2,20,7:602-607
  • 18) 孟杰杰. Lp-PLA2联合Gensini积分对老年AMI病人PCI术后住院期间MACE的预测价值[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0,15:2787-2790
  • 19) 孙海超. 冠心病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2,30,11:76-84
  • 20) 申立波.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和住院死亡影响因素分析[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22,44,9:913-9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