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新闻中心 > 学会通知
关键字:
学会通知

    字体: | |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发展简史
发布日期:2004-04-19
关键词: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于1987年5月在杭州成立。首届及第二届主任委员邵孝洪任职7年(1987年~1994年),第三届主任委员王一镗任职4年(1994年~1998年),第四届主任委员樊寻梅任职4年(1998年~2002年),第五届主任委员江观玉(2002年至今)。学会下设复苏、危重病医学、院前急救、创伤、小儿急救、中毒、灾难医学和ICU质控8个专业学组。 急诊医学分会于1990年创设了属于自己的专业期刊——急诊医学杂志,初为季刊,于1997年改为双月刊,2001年升级为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后又改为月刊,发行量近万册。并建立了中华急诊网,对急诊信息、新技术与新业务的推广应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十余年来,急诊医学分会在中华医学会的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在急诊医疗体系建设、人才梯队培养、基础与临床研究、学术水平提高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建立了急诊医学分会、许多医学院校都成立了急诊医学教研室,开设了急诊医学课程并建立了急诊医学硕士点,其中少数的医学院校已经有了急诊医学博士点,培养从事急诊医学的高级专业人才。近年来又成立了卫生部急诊医师教育培训基地,有的地方也建立了急诊医师专业培训基地,进一步向急诊医学医师专业化这一目标迈进。 学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性学术交流会,各专业学组也根据各自专业特色,组织学术研讨会,并举办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培训班,如复苏学组举办了十余次的CPR师培训班、儿科组也举办了十余次的儿童高级生命支持学习班,并制定了小儿危重病病例评分法、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学会还积极参加了卫生部的“脑死亡诊断标准”的起草工作。部分地区还不定期的举办急诊医学沙龙活动,就急诊医学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 学会成立后非常注重国际交流和与港澳台地区的急诊同道合作,先后于1987年(上海)、1989年(北京)、2001年(昆明)组织了三次国际城市急诊医学研讨会;并于2002年在广州召开了首次的两岸四地急诊医学研讨会;参加了2000年的美国达拉斯“心肺复苏指南”讨论会。目前正积极筹备2004年在上海召开的第七届亚太地区灾难医学会议。 学会成立到现在经过17年的发展壮大,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和综合ICU三环紧密相扣的急诊医学专业队伍,为保障我国人民生命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03年春,在“非典”流行期间,急诊医学紧急救治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急诊医护人员成为这次战斗的主力军,充分证明了急诊医学在我国正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创造新的辉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