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高流量鼻导管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呼吸困难的治疗作用
Effect of 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 on early respiratory distres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araquat poisoning
作者:兰洪海,刘晓伟,刘倩倩,刘志,刘伟
发布日期:2020-03-04

目的 针对百草枯(paraquat, PQ)中毒早期存在呼吸困难的患者应用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igh fl ow nasal cannulae, HFNC),评估此治疗措施对急性PQ中毒患者早期呼吸困难的改善情况。方法 前瞻性研究,纳入2017 年5 月1 日至2018 年5 月1 日因急性PQ中毒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的患者。纳入标准:急性PQ中毒伴呼吸困难的患者,并符合以下条件:呼吸困难伴呼吸频率(respiration rate, RR) >25 次/min 或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O2, PCO2)<32 mmHg(1 mmHg=0.133 kPa)。记录HFNC 应用前及应用后15 min、30 min 及1、2、4、6、12、24 h的RR、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 SPO2)、心率(heart rate, 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记录应用前、应用后6 h、24 h的血气结果。比较患者应用HFNC 前后的RR、SPO2、HR、MAP、PCO2、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2, PO2)、pH 以及动脉血乳酸(lactic acid, Lac)的改善情况。组间差异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 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有50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经随访28d,存活26例,死亡2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特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自诉服毒量、入院首次尿PQ浓度定量、Lac、PaCO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生化检查结果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HFNC 可以明显降低所有患者各时间点的RR和HR,应用后6 h的PaCO2 明显升高,36 mmHg(34,38)mmHg vs 30 mmHg(27,32)mmHg,P<0.05。而MAP、SPO2、PO2、pH 以及Lac 在应用HFNC 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比较生存组与死亡组在应用HFNC 前后的RR及HR变化,发现生存组在应用HFNC 后RR和HR比死亡组降低的更为明显,生存组患者应用HFNC的最大流速明显低于死亡组,35 L/min(25,40) L/min vs 55L/min(50,60) L/min,P<0.01。结论 HFNC 可以明显降低急性PQ中毒伴呼吸困难患者早期的RR和HR,通过降低患者自身耗氧量对中毒后患者的相对或绝对低氧状态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兰洪海,刘晓伟,刘倩倩,刘志,刘伟. 高流量鼻导管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呼吸困难的治疗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29(3): 350-354.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0.03.0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1882,81772053)
伦理审批号: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AF-SOP-07-1, 1-01)

关键词: 百草枯 中毒 呼吸窘迫 高流量鼻导管吸氧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蒋昌华. 环磷酰胺联合甲强龙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模型家兔肺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2,38,12:1433-1438
  • 2) 张敏. 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AST、胆碱酯酶、肌酐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23,41,5:614-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