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目的 分析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急性中毒的预防与救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病例信息管理平台,收集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一般信息、毒物类型、中毒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救治措施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中毒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1 155例急性中毒门诊患者和2 096例急性中毒住院患者。门诊患者中毒毒物前三位为酒精(10 711例,50.63%)、蘑菇(3242例,15.32%)及药物(2 084例,9.85%);住院患者中毒毒物前三位为农药(930例,44.37%)、药物(331例,15.79%)及蘑菇(315例,15.03%)。以蘑菇、有毒动物、有毒植物为主的有毒生物中毒患者占住院患者的31.11%。从住院患者的时间分布来看,蘑菇中毒集中在夏季(274例,86.98%),有毒动物中毒则多发生在夏秋季(193例,87.73%),有毒植物中毒集中在秋冬季(76例,64.96%),有毒气体中毒则主要发生在冬季(13例,72.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天数(OR=0.782,95%CI:0.747~0.820)为急性中毒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而年龄(OR=1.013,95%CI:1.004~1.022)、毒物类型(OR=2.661,95%CI:1.902~3.722)、是否机械通气(OR=15.222,95%CI:10.848~21.360,)及是否血液净化(OR=2.653,95%CI:1.934~3.641)为急性中毒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本研究显示,急性中毒呈现明显的时间差异,农药、药物及蘑菇中毒是我院导致住院的主要原因。患者的年龄、毒物种类、血液净化及机械通气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明确患者的毒物类型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是提高中毒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方英莲,蒲艳,钟加菊,彭建明,唐燕,余成敏,许苹,姚群梅. 21155例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5,34(3): 376-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