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是指人体在短时间内接触毒物或超过中毒量的药物后,机体产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及其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病情复杂、变化急骤,严重者出现多器官功能的障碍或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据2022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中毒及损伤外部原因在2021年城市和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构成比分别是5.46%和8.47%,排在死因的第五位[3]。
我国引起急性中毒的毒物范围广泛,分为工业性毒物、农业性毒物、动物性毒物、食物性毒物、植物性毒物和药物性毒物等[4]。不同地区的毒物类型构成存在差异,从地域分布来看,西北和华北地区以工业化学品和日用化学品中毒为主,东北地区则以药物中毒最为常见,而华东、中南和西南地区则以农药中毒为主要类型。此外,西南地区的动物、植物及蘑菇中毒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在时间分布上,不同毒物类型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研究发现,工业/日用化学品、农药和药物中毒在各地区全年均有发生,但季节性波动相对较弱。相比之下,蘑菇中毒、动物中毒和植物中毒则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趋势,这一特征在西南和华北地区尤为突出[5]。
楚雄位于云南省中部,大部分地区为山区,其急性中毒情况与其他地区存在显著差异,且相关研究相对缺乏。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初步了解楚雄地区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为急性中毒的预防与救治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使用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信息平台,选取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急性中毒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6版)》中急性中毒诊断标准的临床诊断:毒物接触史明确伴有相应毒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并排除有相似临床表现的其他疾病;有相关中毒临床表现,且高度怀疑的毒物有特异性拮抗药物,使用后中毒症状明显缓解,并能解释其疾病演变规律[1]。排除标准:中毒后复查患者;中毒后遗症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审批通过[编号:2023伦审科字第(21)号]。
1.2 研究内容从本院病案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导出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急诊科就诊的所有中毒病例,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的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出院诊断、救治措施及临床预后情况等,整理归纳。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非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M(Q1, Q3)]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预后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本研究共收集到急性中毒门诊患者21 155例,男性12 490例,女性8 665例,男女比为1.44∶1。中毒患者以成年人为主,20~59岁患者占73.99%,职业以农民(67.19%)、学生(18.87%)为主,民族以汉族(89.66%)为主,见表 1。
指标 | 例数(n) | 比例(%) |
性别 | ||
男 | 12 490 | 59.04 |
女 | 8 665 | 40.96 |
年龄(岁) | ||
≤19 | 3 619 | 17.11 |
20~29 | 5 311 | 25.11 |
30~39 | 4 143 | 19.58 |
40~49 | 3 635 | 17.18 |
50~59 | 2 565 | 12.12 |
60~69 | 1 132 | 5.35 |
≥70 | 750 | 3.55 |
职业 | ||
农民 | 14 214 | 67.19 |
学生 | 3 991 | 18.87 |
退休 | 893 | 4.22 |
儿童 | 703 | 3.32 |
无业 | 488 | 2.31 |
职员 | 359 | 1.70 |
工人 | 176 | 0.83 |
其他 | 331 | 1.56 |
民族 | ||
汉族 | 18 967 | 89.66 |
彝族 | 2 034 | 9.61 |
其他 | 154 | 0.73 |
注:其他职业包括自由职业、国家公务员;其他民族包括白族、苗族、回族等 |
根据毒物不同,将中毒患者接触的毒物分为农药、药物、蘑菇、有毒动物、有毒植物、鼠药、化学品、酒精和有毒气体。21 155例急性中毒门诊患者中,中毒毒物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酒精(10 711例,50.63%)、蘑菇(3 242例,15.32%)、药物(2 084例,9.85%),见图 1。21 155例急性中毒门诊患者中,2 096例患者住院治疗,住院患者中毒毒物前三位依次为农药(930例,44.37%)、药物(331例,15.79%)、蘑菇(315例,15.03%)。农药中毒住院患者中,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最多(467例,50.22%);蘑菇中毒患者中鹅膏菌属蘑菇中毒患者最多(147例,46.67%);药物中毒以抗精神病类药物中毒占比最高(150例,45.32%)。蘑菇、有毒动物、有毒植物属于有毒生物,有毒生物中毒占住院患者的31.11%,见表 2。
![]() |
图 1 2014—2023年急性中毒门诊患者中毒毒物类型 |
|
中毒毒物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总数 | 组内构成比(%) | 总构成比(%) |
农药 | 79 | 119 | 108 | 92 | 80 | 61 | 81 | 85 | 96 | 129 | 930 | 100 | 44.37 |
有机磷 | 46 | 62 | 44 | 54 | 46 | 38 | 46 | 44 | 40 | 47 | 467 | 50.22 | 22.28 |
百草枯 | 22 | 23 | 34 | 19 | 17 | 8 | 6 | 7 | 7 | 13 | 156 | 16.77 | 7.44 |
菊酯类 | 8 | 12 | 16 | 8 | 7 | 4 | 9 | 12 | 18 | 16 | 110 | 11.83 | 5.25 |
敌草快 | 0 | 0 | 0 | 2 | 0 | 2 | 4 | 6 | 15 | 14 | 43 | 4.62 | 2.05 |
虫螨腈 | 0 | 0 | 0 | 0 | 0 | 1 | 4 | 3 | 5 | 12 | 25 | 2.69 | 1.19 |
其他杀虫剂 | 3 | 14 | 8 | 3 | 3 | 5 | 5 | 6 | 5 | 14 | 66 | 7.10 | 3.15 |
其他除草剂 | 0 | 8 | 6 | 6 | 7 | 3 | 7 | 7 | 6 | 13 | 63 | 6.77 | 3.01 |
药物 | 12 | 20 | 32 | 13 | 14 | 32 | 26 | 50 | 23 | 109 | 331 | 100.00 | 15.79 |
抗精神病类 | 0 | 4 | 11 | 5 | 5 | 10 | 14 | 25 | 11 | 65 | 150 | 45.32 | 7.16 |
镇静催眠类 | 6 | 7 | 14 | 2 | 3 | 10 | 6 | 7 | 5 | 15 | 75 | 22.66 | 3.58 |
解热镇痛类 | 1 | 3 | 2 | 2 | 2 | 5 | 4 | 9 | 5 | 23 | 56 | 16.92 | 2.67 |
其他类药物 | 5 | 6 | 5 | 4 | 4 | 7 | 2 | 9 | 2 | 6 | 50 | 15.11 | 2.39 |
蘑菇 | 13 | 57 | 40 | 49 | 10 | 19 | 28 | 11 | 57 | 31 | 315 | 100.00 | 15.03 |
鹅膏菌属 | 9 | 45 | 16 | 25 | 3 | 8 | 11 | 1 | 20 | 9 | 147 | 46.67 | 7.01 |
牛肝菌科 | 1 | 4 | 3 | 3 | 2 | 3 | 3 | 7 | 29 | 6 | 61 | 19.37 | 2.91 |
红菇属 | 0 | 4 | 4 | 1 | 0 | 2 | 1 | 0 | 2 | 1 | 15 | 4.76 | 0.72 |
叶状耳盘菌 | 0 | 0 | 5 | 6 | 0 | 2 | 4 | 0 | 0 | 4 | 21 | 6.67 | 1.00 |
硬皮马勃属 | 2 | 0 | 0 | 0 | 0 | 2 | 1 | 0 | 0 | 0 | 5 | 1.59 | 0.24 |
其他类蘑菇 | 1 | 4 | 12 | 14 | 5 | 2 | 8 | 3 | 6 | 11 | 66 | 20.95 | 3.15 |
有毒动物 | 8 | 7 | 5 | 1 | 4 | 21 | 39 | 18 | 57 | 60 | 220 | 100.00 | 10.50 |
蛇咬伤 | 8 | 6 | 5 | 0 | 3 | 21 | 39 | 18 | 51 | 53 | 204 | 92.73 | 9.37 |
蜂蛰伤 | 0 | 1 | 0 | 0 | 1 | 0 | 0 | 0 | 5 | 0 | 7 | 3.18 | 0.33 |
其他类动物 | 0 | 0 | 0 | 1 | 0 | 0 | 0 | 0 | 1 | 7 | 9 | 4.09 | 0.43 |
有毒植物 | 19 | 15 | 7 | 5 | 4 | 12 | 10 | 12 | 11 | 22 | 117 | 100.00 | 5.58 |
乌头类 | 19 | 11 | 7 | 5 | 4 | 10 | 10 | 12 | 10 | 21 | 109 | 93.16 | 5.20 |
其他类植物 | 0 | 4 | 0 | 0 | 0 | 2 | 0 | 0 | 1 | 1 | 8 | 6.84 | 0.38 |
鼠药 | 8 | 12 | 10 | 6 | 2 | 6 | 8 | 8 | 8 | 12 | 80 | - | 3.82 |
化学品 | 4 | 3 | 1 | 2 | 9 | 7 | 4 | 6 | 2 | 11 | 49 | - | 2.34 |
酒精 | 3 | 5 | 4 | 3 | 2 | 2 | 1 | 2 | 5 | 9 | 36 | - | 1.72 |
有毒气体 | 0 | 0 | 0 | 2 | 0 | 3 | 1 | 3 | 6 | 3 | 18 | - | 0.86 |
合计 | 146 | 238 | 207 | 173 | 125 | 163 | 198 | 195 | 265 | 386 | 2 096 | - | 100 |
注:其他类杀虫剂包括吡虫啉、阿维菌素等;其他类除草剂包括:草铵膦、烟硝莠去津等;其他类药物包括降压药、心血管类药、感冒药等;其他类蘑菇包括:乳菇属、青褶伞属等;其他类动物包括:蚂蚁、蜈蚣;其他类植物包括商陆、蓖麻子、曼陀罗;有毒气体包括:一氧化碳、氯气、甲烷等 |
住院患者的中毒时间分布结果显示:蘑菇中毒集中在夏季,6~8月中毒病例数为274例(86.98%),有毒动物中毒则多发生在夏秋季(193例,87.73%),主要为蛇咬伤(92.73%),有毒植物中毒在秋冬季分布最多(76例,64.96%),主要为乌头类(93.16%),有毒气体中毒主要发生在冬季(13例,72.22%),以一氧化碳中毒为主(61.11%);而农药、药物、鼠药、酒精及化学品中毒分布无明显季节特点,见图 2。
![]() |
图 2 不同月份各类型急性中毒住院患者分布情况 |
|
在急性中毒住院患者中,住院天数为5(3, 7) d;不同毒物急性中毒患者住院天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25.627,P=0.001),见表 3。住院费用为7 879.98(4 122.00,14 899.05)元,不同毒物急性中毒患者住院费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90.322,P<0.001),见表 3。
中毒毒物 | 住院天数(d) | 住院费用(元) |
农药 | 5 (2, 8) | 10 711.33 (6 045.72, 19 588.77) |
药物 | 4 (3, 6) | 6 649.69 (3 575.37, 10 698.09) |
蘑菇 | 5 (3, 7) | 6 353.54 (3 252.89, 13 999.21) |
有毒动物 | 5 (3, 6) | 6 289.46 (4 533.53, 11 386.77) |
有毒植物 | 4 (2, 6) | 4 355.23 (2 871.44, 8 412.40) |
鼠药 | 5 (4, 6.75) | 4 994.51 (3 273.74, 10 594.93) |
化学品 | 5 (3, 8) | 5 281.20 (3 109.78, 9 804.23) |
酒精 | 4.5 (2, 7.75) | 6 419.03 (3 067.80, 15 494.31) |
有毒气体 | 5 (3.75, 7.5) | 5 670.37 (3 469.05, 9 404.72) |
合计 | 5 (3, 7) | 7 879.98 (4 122.00, 14 899.05) |
中毒住院患者中,367例(17.50%)入院后予机械通气,793例(37.83%)进行了血液净化,见表 4。9种不同毒物中毒患者行机械通气(χ2=234.456, P<0.001)及血液净化(χ2=293.810, P<0.001)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农药中毒患者的机械通气(χ2=209.639, P<0.001)及血液净化(χ2=166.047, P<0.001)明显高于其他中毒患者。
中毒毒物 | 总数 | 机械通气 | 血液净化 | |||
例数(n) | 构成比(%) | 例数(n) | 构成比(%) | |||
农药 | 930 | 288 | 30.97 | 494 | 53.12 | |
药物 | 331 | 26 | 7.85 | 139 | 41.99 | |
蘑菇 | 315 | 16 | 5.08 | 108 | 34.29 | |
有毒动物 | 220 | 0 | 0.00 | 0 | 0.00 | |
有毒植物 | 117 | 13 | 11.11 | 21 | 17.95 | |
鼠药 | 80 | 6 | 7.50 | 21 | 26.25 | |
化学品 | 49 | 4 | 8.16 | 10 | 20.41 | |
酒精 | 36 | 11 | 30.56 | 0 | 0.00 | |
有毒气体 | 18 | 3 | 16.67 | 0 | 0.00 | |
合计 | 2 096 | 367 | 17.50 | 793 | 37.83 |
住院患者中,预后好的有1 753例(83.64%),包括治愈患者及好转患者;预后差的有343例(16.36%),包括未愈自动出院患者及死亡患者,见表 5。不同毒物急性中毒患者预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1.066,P<0.001),农药中毒患者预后差的例数及构成比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毒物(χ2=189.413,P<0.001)。在死亡患者中,蘑菇中毒患者的病死率最高,其病死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毒物中毒(χ2=7.478,P=0.006)。
中毒毒物 | 预后好 | 预后差 | 合计 | |||
治愈 | 好转 | 未愈 | 死亡 | |||
农药 | 569 (61.18) | 93 (10.00) | 185 (19.98) | 83 (8.92) | 930 (44.37) | |
药物 | 263 (79.46) | 44 (13.29) | 18 (5.44) | 6 (1.81) | 331 (15.79) | |
蘑菇 | 276 (87.62) | 10 (3.17) | 0 (0.00) | 29 (9.21) | 315 (15.02) | |
有毒动物 | 214 (97.27) | 6 (2.73) | 0 (0.00) | 0 (0.00) | 220 (10.50) | |
有毒植物 | 86 (73.50) | 24 (20.51) | 4 (3.42) | 3 (2.56) | 117 (5.58) | |
鼠药 | 57 (71.25) | 15 (28.75) | 8 (10.00) | 0 (0.00) | 80 (3.82) | |
化学品 | 38 (77.55) | 5 (10.20) | 4 (8.16) | 2 (4.08) | 49 (2.34) | |
酒精 | 22 (61.11) | 14 (38.89) | 0 (0.00) | 0 (0.00) | 36 (1.72) | |
有毒气体 | 17 (94.44) | 0 (0.00) | 1 (5.56) | 0 (0.00) | 18 (0.86) | |
合计 | 1542 (73.57) | 211 (10.07) | 220 (10.50) | 123 (5.87) | 2096 (100) |
根据中毒患者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预后好和预后差),以预后作为因变量(Y=1,预后差;Y=0,预后好),以性别(X1)、年龄(X2)、民族(X3)、职业(X4)、住院天数(X5)、住院费用(X6)、毒物种类(X7)、是否机械通气(X8)、是否血液净化(X9)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民族、职业、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毒物种类、是否机械通气、是否血液净化是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 6。
因素 | β | S.E, | Wald | P | OR | 95%CI | |
上限 | 下限 | ||||||
性别 | 0.157 | 0.119 | 1.735 | 0.188 | 1.169 | 0.926 | 1.476 |
年龄 | 0.019 | 0.003 | 40.530 | < 0.001 | 1.019 | 1.013 | 1.025 |
民族 | 0.579 | 0.238 | 5.906 | 0.015 | 1.785 | 1.119 | 2.848 |
职业 | 0.855 | 0.165 | 26.983 | < 0.001 | 2.351 | 1.703 | 3.246 |
住院天数 | -0.231 | 0.025 | 87.022 | < 0.001 | 0.793 | 0.756 | 0.833 |
住院费用 | 0.000 | 0.000 | 7.560 | 0.006 | 1.000 | 1.000 | 1.000 |
毒物种类 | 1.743 | 0.139 | 157.009 | < 0.001 | 5.715 | 4.351 | 7.507 |
机械通气 | 2.752 | 0.139 | 394.512 | < 0.001 | 15.676 | 11.948 | 20.567 |
血液净化 | 1.047 | 0.121 | 74.714 | < 0.001 | 2.849 | 2.247 | 3.613 |
将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天数、毒物种类、是否机械通气及是否血液净化为急性中毒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其中,住院天数是影响急性中毒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年龄、毒物种类、是否机械通气及是否血液净化是影响急性中毒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 7。
因素 | β | S.E, | Wald | P组 | OR | 95%CI | |
上限 | 下限 | ||||||
年龄 | 0.013 | 0.004 | 8.887 | 0.003 | 1.013 | 1.004 | 1.022 |
民族 | 0.548 | 0.310 | 3.121 | 0.077 | 1.730 | 0.942 | 3.179 |
职业 | 0.245 | 0.220 | 1.238 | 0.266 | 1.278 | 0.830 | 1.968 |
住院天数 | -0.245 | 0.024 | 105.816 | < 0.001 | 0.782 | 0.747 | 0.820 |
毒物种类 | 0.979 | 0.171 | 32.654 | < 0.001 | 2.661 | 1.902 | 3.722 |
机械通气 | 2.723 | 0.173 | 248.188 | < 0.001 | 15.222 | 10.848 | 21.360 |
血液净化 | 0.976 | 0.161 | 36.550 | < 0.001 | 2.653 | 1.934 | 3.641 |
急性中毒是急诊常见疾病之一,是危害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医学及社会问题。美国中毒控制中心(National Poison Data System, NPDS)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毒物暴露超过209万例,前五类的毒物是镇痛药(10.8%)、家用清洁物质(7.28%)、化妆品/个人护理产品(6.53%)、镇静剂/催眠药/抗精神病药(5.53%)和抗抑郁药(5.22%)[6]。与美国不同,我国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信息平台数据显示,2016—2022年中毒病例位居前五的为农药(30.4%)、药物(22.4%)、工业/日用化学品(20.4%)、动物(13.7%)、真菌(6.9%)[5]。参照既往研究[5, 7-9],本研究根据毒物不同,将中毒患者接触的毒物分为农药、药物、蘑菇、有毒动物、有毒植物、鼠药、化学品、酒精和有毒气体。21 155例急性中毒门诊患者中,前五位的毒物依次是酒精、蘑菇、药物、有毒动物和农药。其中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有10 711例(50.63%),与我国整体的中毒趋势一致[10-11]。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本院酒精中毒患者在逐年减少,这可能与疫情期间居家政策的实施使外出就餐聚会的机会大幅减少有关。
与门诊中毒患者有所不同,中毒住院患者前三位依次是农药(44.37%)、药物(15.79%)及蘑菇(15.03%)。本研究数据显示2020年后农药中毒及药物中毒的病例数量在逐年增加,这一趋势与疫情期间及之后的生活和经济变化密切相关。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经济情况的变化等因素,导致人们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显著上升,进而使得农药和药物中毒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农药中毒中有机磷中毒占比最高,但百草枯、敌草快、虫螨腈等剧毒农药中毒在本院也较为常见。自2016年起,百草枯中毒患者数量明显减少,而敌草快中毒患者数量则逐渐增多。这与我国自2016年实施的百草枯禁售政策密切相关。禁售政策的实施有效减少了百草枯中毒事件的发生,但与此同时,敌草快作为替代除草剂的使用量增加,导致其中毒病例逐渐增多。此外,近3年来我国虫螨腈中毒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死率极高[12],本院收治虫螨腈中毒患者的病死率高达36%,这一严峻形势强烈提示临床医师必须深化对虫螨腈中毒机制及临床演变过程的认识,以期有效降低该类中毒的病死率。
药物中毒在中毒住院患者中排在第二,抗精神病类药物中毒的患者数量开始逐年增多,且患者群体趋向年轻化,19岁及以下的青少年患者占药物中毒的42.60%。杨德金[13]研究显示,云南省部分地区急性抗精神类药物中毒住院患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年龄段在10~19岁占比最大(34.5%)。青少年荷尔蒙的变化,考试、升学压力等导致焦虑和抑郁,同时抗精神类药物获取途径较为容易,导致了服药自杀的人群在不断增加。进一步提示家庭、学校及社会要更加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因其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本院住院患者中蘑菇、有毒植物和有毒动物等代表的有毒生物中毒患者高达31.11%。云南素有“夏吃蘑菇,冬吃草乌”的饮食习惯。根据我国2010—2020年蘑菇中毒情况分析,云南省无论是中毒起数、中毒病例数还是死亡人数均居全国首位,占比分别为40.0%、43.6% 及40.1%[14]。据赵江等[15]研究显示,云南省2010—2018年蘑菇中毒暴发事件各地区均有发生,其中楚雄469起(21.11%),中毒人数1 852例(19.12%),死亡22例(9.78%),位居全省前三。本研究中,蘑菇中的鹅膏菌属蘑菇中毒是本院住院及致死的主要物种,也是楚雄州需要高度关注的毒蘑菇物种。本院有毒植物中毒主要发生在10~12月,主要以乌头类为主,占比高达93.16%。乌头因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及能量代谢作用等,常被用于秋冬季煮食草乌以祛寒、暖身、防病,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在用量和品种上认识不足以及加工温度和时间较短,常常引起中毒。王志圆等[16]研究显示,乌头中毒事件在14个省份均有发生,暴发事件主要在西南、华南地区,以云南省最为密集,其中云南省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市和玉溪市的暴发事件数占云南省的一半以上(196/330)。中国是蛇类资源最丰富国家之一,全域均有蛇的分布,长江以南地区为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发生25~28万例毒蛇咬伤[17]。本院有毒动物中毒中,蛇咬伤占92.73%,其中农民为蛇咬伤的主要人群。楚雄地处山区,人口以农民居多。由于安全防范意识不足,人们在田间劳作时容易被蛇咬伤,这也提示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楚雄地区居民关于蛇咬伤防护及救治的科普宣传。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毒物类型中毒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治疗方式及预后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农药中毒住院患者,其住院费用、接受机械通气及血液净化的比例、预后差例数及构成比均显著高于其他毒物类型,这表明农药中毒的患者病情更为复杂,治疗难度更大,且对患者的健康和经济负担影响更为严重。对于急性中毒患者的治疗,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胃肠道去污、血液净化、机械通气及解毒药物等。然而,大部分中毒类型并无特效解毒剂,临床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本研究的2 096例急性中毒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占比为17.50%,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占比为37.83%。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住院患者的年龄、毒物种类、血液净化及机械通气是影响急性中毒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液净化和机械通气成为独立危险因素,可能与危重患者接受这两种治疗的比例较高密切相关,这类患者往往摄入毒物剂量较大,且部分毒物缺乏特效解毒剂,中毒后未能及时就医,导致病情迅速恶化,常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不仅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复杂性,还显著影响了患者的预后。目前,对于重症急性中毒患者,临床上仍常用血液净化技术清除体内毒物。研究表明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可有效减低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病死率,并提高重症蘑菇中毒患者的治愈率[15]。呼吸衰竭是重症急性中毒的主要死因之一,在急性中毒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中,早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能够有效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预后也具有显著改善效果[18-23]。因此,结合本研究结果,早期准确识别毒物类型、及时进行干预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能够有助于降低急性中毒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数据局限于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病例信息管理平台,无法全面描述楚雄地区的急性中毒整体情况,后续期望能够进行多中心多样本的前瞻性研究,并开展毒物检测技术对中毒患者进行精准诊断及个性化治疗。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说明 方英莲:数据整理及分析,文章撰写及修改;蒲艳、钟加菊、彭建明、唐燕、余成敏、许苹:研究指导、文章修改;姚群梅:研究设计、文章撰写指导及修改、项目支持
[1] |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中国毒理学会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 急性中毒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 25(11): 1361-1375.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6.11.004 |
[2] | 宋维, 姚津剑, 朱江, 等. 海南急性中毒诊断与治疗共识[J]. 海南医学, 2011, 22(10): 134-140. DOI:10.3969/j.issn.1003-6350.2011.10.060 |
[3]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2[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22. |
[4] | 孟庆义, 邱泽武, 王立祥. 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医学救援中国专家共识2015[J].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6, 2(2): 77-83. DOI:10.3877/cma.j.issn.2095-9133.2016.02.003 |
[5] | 张驭涛, 蒋绍锋, 郎楠, 等. 2016—2022年中国急性中毒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毒物类型构成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4, 45(10): 1376-1382. DOI:10.3760/cma.j.cn112338-20240507-00240 |
[6] | Gummin DD, Mowry JB, Spyker DA, et al. 2018 Annual Report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oison Control Centers' National Poison Data System (NPDS): 36th Annual Report[J]. Clin Toxicol (Phila), 2019, 57(12): 1220-1413. DOI:10.1080/15563650.2019.1677022 |
[7] | 乔莉, 张劲松, 陈建荣, 等. 1965例急性中毒多中心前瞻性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 25(11): 1376-1380.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6.11.005 |
[8] | 朱传明, 施会珠, 方华媛. 1623例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9, 28(6): 766-770.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9.06.021 |
[9] | 高艳霞, 孙同文. 中国急性中毒十年研究回顾与展望[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3, 32(3): 282-287.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3.03.002 |
[10] | 刘圣娣, 何斌, 张劲松, 等. 我国2012—2016年急性中毒流行病学概况分析[J]. 临床急诊杂志, 2018, 19(8): 528-532. DOI:10.13201/j.issn.1009-5918.2018.08.008 |
[11] | 樊凰玉, 毕正琴, 徐聪秀, 等. 南昌市某三甲医院2217例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 江西医药, 2024, 59(10): 987-990. DOI:10.3969/j.issn.1006-2238.2024.10.021 |
[12] | 程岳雷, 赵云来, 李连祥, 等. 急性虫螨腈中毒基本救治通则及探讨[J]. 中国急救医学, 2023, 43(6): 497-504. DOI:10.3969/j.issn.1002-1949.2023.06.013 |
[13] | 杨德金. 云南省部分地区精神类药物服药自杀患者流行病学分析[D]. 昆明: 昆明医科大学, 2023. DOI: 10.27202/d.cnki.gkmyc.2023.000730. |
[14] | Li WW, Pires SM, Liu ZT, et al. Mushroom poisoning outbreaks - China, 2010-2020[J]. China CDC Wkly, 2021, 3(24): 518-522. DOI:10.46234/ccdcw2021.134 |
[15] | 赵江, 汤钦岚, 闵向东, 等. 2010-2018年云南省毒蕈中毒事件分析[J]. 首都公共卫生, 2019, 13(06): 280-282. DOI:10.16760/j.cnki.sdggws.2019.06.001 |
[16] | 王志圆, 郭云昌, 付萍, 等. 中国2010—2020年有毒植物乌头中毒流行病学与时空聚集分析[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23, 35(9): 1370-1374. DOI:10.13590/j.cjfh.2023.09.019 |
[17] |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国家急诊质控中心,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等. 中国蛇伤救治指南[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4, 33(7): 891-906.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4.07.005 |
[18] | 穆艳艳.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 28(12): 1459-1460. DOI:10.3969/j.issn.2095-1434.2017.12.020 |
[19] |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毒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中国毒理学会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 中国含鹅膏毒肽蘑菇中毒临床诊断治疗专家共识[J/OL].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0, 13(1): 20-28. DOI: 10.3877/cma.j.issn.1674-6880.2020.01.005. |
[20] | 李政, 姚红, 盛飞. 采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重症毒蕈中毒23例临床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 2019, 26(2): 190-192. DOI:10.3760/cma.j.issn.1008-6706.2019.02.019 |
[21] | 张春贵, 詹晓芬, 陈新艺. 早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 22(21) 97-99, 103. 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22.2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