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目的 探讨血清胆碱酯酶(Serum cholinesterase,CHE)水平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急诊入院的ADHF患者,最终纳入研究244例,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结果,依据CHE四分位数的第一和第三分位对患者分组并进行随访,对组间临床资料、实验室结果进行比较。随访的主要终点是心血管死亡和因心衰恶化住院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是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或时依Cox回归或分层Cox比例风险分析识别主要和次要终点发生风险,并构建临床、生物标志物和两者的复合模型。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CHE分组的生存曲线并比较其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CHE水平和其他营养和预后指标的曲线下面积,以识别复合终点事件。结果 在平均350(100,683)天的随访期内,158例患者发生复合终点事件。在调整了主要混杂因素的多变量Cox分析中,胆碱酯酶水平与复合终点显著相关。Cox比例风险分析显示:无论临床模型、生物标志物还是两者的复合模型,CHE水平与复合终点、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显著相关(P均<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胆碱酯酶水平组患者发生复合终点的风险高于中等和高胆碱酯酶水平患者(78.1% vs 66.7% vs 46.7%,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HE预测复合终点的曲线下面积为0.736(95%CI,0.664-0.888)。全球荟萃分析组慢性心力衰竭(MAGGIC)风险评分添加胆碱酯酶后,复合终点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从 0.704 增加至0.762,P=0.038)。结论 胆碱酯酶可作为预测ADHF患者不良结局的简单有效的预后指标。
赵香梅,徐雅欣,王泽华,景莉娟,余海佳,杨先芝,杨蕾,秦历杰. 血清胆碱酯酶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4,33(2): 23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