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目的:应用床旁超声测量胃窦横截面积(CSA)来指导脓毒症患者的早期个体化肠内营养实施。方法:纳入2021年01月至2022年12月间我院EICU和综合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各30例,EICU患者采用床旁超声测量胃窦CSA指导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实施,综合ICU采用常规的营养支持策略。统计分析CSA与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发生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获取最佳截断值;并分析与胃肠功能障碍的其他相关指标(胃肠功能障碍评分、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腹内压(IAP)、血清前蛋白(PA)/白蛋白(Alb))的相关性。对比两组患者不同策略的肠内营养实施后的炎症相关指标、营养状态指标、ICU住院天数等,分析不同策略的优劣性。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超声治疗组在第1d发现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36.67%)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10.00%),经积极早期的个体化治疗,第三天发生率仅为10.00%,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40.00%);治疗至第5d,超声治疗组的相关功能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IAP)、营养状态指标(PA、Alb)及炎症相关指标(WBC、PCT、hs-CRP)较入院时均显著改善,且优于常规治疗组,另外超声治疗组患者的ICU住院天数及误吸发生率更低(P < 0.05);CSA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IAP、PA、Alb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60、0.66、0.71、-0.67和-0.64,P均<0.05;CSA对喂养不耐受预测的ROC曲线显示AUC为0.828,95% CI为0.737-0.919,其预测喂养不耐受的最佳截断值为7.835cm2,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20%和71.80%。结论:超声测量CSA能够早期、有效地发现脓毒症患者喂养不耐受,据此给予个体化的肠内营养实施策略,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器官功能评分、营养状态及炎症指标,减少ICU的住院天数及误吸发生,与常规的评价指标有良好的相关性,且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李探,邵龙刚. 超声测量胃窦横截面积指导脓毒症患者早期个体化肠内营养实施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4,33(2): 19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