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期刊中心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作者:陈玉国    发布日期:2017-01-07    
陈玉国.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1-3.

中国急诊医学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其过程可谓披荆斩棘、历尽艰辛。随着中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以及卫生科技创新大会的召开,医改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和全面推进,中国的急诊医学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当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重要转折时期,我国急诊医学同仁既要做好临床工作,又要迎难而上,搞好学科建设,提升技术,加强科研,迎接挑战。新年伊始,在衷心祝福全国各位同仁的同时,也与大家交流一下我国急诊医学今后的发展和研究方向及热点,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探讨如何全面发展、突出特色,提升中国急诊医学的研究水平。

体系建设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急诊急救体系建设各不相同、各有特色,如何建立起完善的大急诊急救体系,服务于大众日常健康维护,并满足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需要,是摆在急诊人面前的重要课题。我国急诊急救资源有限,应该依靠现有的院前120、急诊科、急诊病房和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以及各科室的通力合作,坚持以急诊科为核心的一体化的急救生命绿色通道。建立大急诊急救体系,要突出急救战线前移,与多学科合作,打造完整的急诊急救体系,完成各种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同时强力助推我国分级诊疗工作。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将致力于促进全国同道团结协作,通过开展“双千工程”(一千家城市医院和一千家县级医院组成中国急诊急救大联盟),组建中国急诊急救研究院,开展相关研究,特别是临床研究,从而打造适合中国国情的大急诊急救体系。

流程优化、早期救治

现代医学快速发展,先进技术、新型药物可谓层出不穷。然而,在急诊急救工作中,很多时候,不是缺乏先进技术和药物,而是如何保证这些技术和药物及时、高效、有序地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早期救治。因此,关于“流程优化、早期救治”的相关研究也一直是我们急诊人致力的重要方向。近年来,我们通过开展“中国急性胸痛急诊评估与管理项目”,希望建立一个急诊症状学的研究样板,推动我国急诊特色的症状学研究发展。此外,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院前与院内信息无缝链接,也将有助于保障各种急危重症患者尽早得到有效救治。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医学的研究已经迈入精准医学时代,我们急诊急救学科需要抓住机遇,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坚持开展临床科学研究,发现临床工作中的不足,通过抓取数据、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改善临床急诊急救质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医学科积极开展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救治和相关科学研究工作,组建了急性心肌梗死联盟,提出了“二纵二横”战略。“二纵”战略即,坚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过程中院前、院内、出院后随访一体化管理的策略;坚持人群预防、患病群体救治及康复管理“多管齐下”的策略。“二横”战略即,坚定不移地推进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进而向精准医学递进的发展思路;坚决促进基础、转化、临床研究百花齐放的学术繁荣。这种全程管理患者,以及早期介入、防治并重的理念和做法,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组建这种大联盟和顶层设计思路,抓取大数据,开展科学研究,为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亚专科方向的发展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目前,我国仍处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呈现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高、医疗负担重的特点,也一直是我国重点支持的研究方向。国家“十三五”规划中,重大慢性病、精准医学等重点重大专项都把这类疾病的防治研究放在了首位。我们急诊人也应以国家和人民群众重大需求为导向,抓住机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做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诊科室,急诊科同仁具备着独一无二的研究优势。但是,我们也面临着研究基础薄弱、临床工作任务繁重等诸多实际困难。因此,如何把这份优势转化为现实成果,在临床和科研有机结合、医生们分工协作、合理调配时间、加强科研护士培养等方面,需要广大急诊科主任做出努力,以临床带科研,以科研促临床,走出急诊科研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心肺复苏

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这个急诊医学研究的传统领域,经过中国几代急诊人的不懈努力,研究水平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基础研究领域。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中国的院外CPR成功率不到1%,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旁观者CPR的实施比例极低(中国4.46%,美国46.1%,加拿大29%,瑞典73%,日本32.2%),且质量不高。李春盛教授主持的一项北京地区研究显示,实施了旁观者CPR的心脏骤停患者预后较未实施者并无改善。虽然,以往我国研究者对造成上述现况的原因也做出了一些探索,例如,法律、文化、科普以及在公众中缺乏CPR知识的普及等。但是,探讨如何有效改善上述现状措施的高质量研究仍较少。作为一门接地气的学科,我们急诊人应在保持传统的CPR基础研究优势的同时,做出更多的努力,产出优秀的CPR临床研究成果,影响决策者,致力于这一领域状况的改善,造福民生。“健康中国2030”主要建设指标中包括,到2030年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30%。中国每年心脏骤停患者数量高达55万以上,因此,大力提高旁观者CPR比例和质量,任重而道远,我们急诊人责无旁贷。在这一领域,于学忠教授的“心肺复苏质量实时监测与改进的规范建立”项目已做出了有益探索,但仍需更多的急诊人加入,为之而奋斗。

脏器支持和保护

脏器支持和保护也是急诊医学重要的传统研究领域,急诊人开展了各种基础和临床研究,在复苏后重要脏器保护、亚低温治疗、冠脉血运重建、脏器损伤后保护、脓毒症处置等各个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在临床工作中,多种脏器支持设备的应用,如左心室辅助装置、呼吸机支持、血液净化设备等,也驾轻就熟,并不断优化。未来我们欲在这一领域的临床和基础科研中取得进一步突破,应大力倡导樊代明院士提出的“整合医学”理念,还器官为患者,还症状为疾病,从检验到临床,从药师到医师,身心并重、医护并重、中西医并重、防治并重。

创伤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活的高速发展,各种突发事件、交通道路意外伤害等不断增多,给急诊急救创伤救治带来了发展需求。急诊医学科的组成部分中,内科部分发展较早,非常成熟,而外科部分发展相对较晚,且各地发展不平衡。建立以急诊科为核心的大急诊急救创伤救治体系刻不容缓,已经成为急诊科又一个重要的亚专科发展方向。目前,我国交通创伤死亡人数比例达每10万人群20.5人,远远高于德国(4.7人)、日本(5.2人)等发达国家水平。如何改善创伤救治体系,优化诊治流程,提高抢救技术,需要急诊人的积极参与。

中毒

急性中毒是急诊急救的重要内容。我国是农业大国,杀虫剂、除草剂使用广泛,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各种中毒事件高发,严重影响国人健康。如何降低急性中毒发生率和如何科学救治中毒患者已经成为急诊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卫计委资料显示以农药鼠药为代表的急性中毒已进入我国主要死因的前列。当前,临床救治手段有清除体内毒物、使用特效解毒剂和重要脏器的保护支持治疗。近年来中毒研究正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深入,一方面毒理学研究从描述毒理学发展为机制毒理学,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包括:参与细胞应激的信号通路及cross-talk、细胞自噬、表观遗传学改变在毒物作用机制中的研究、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等。另一方面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回顾总结,制定一系列中毒治疗专家共识,完善规范临床治疗策略,提高急性中毒救治的成功率。

院前急救和灾难救治

我国人口基数大,各种公共突发事件较多,同时我国也是一个灾难多发的国家,院前急救和转运任务艰巨。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各种急危重症处置和紧急医学救援的组织框架体系和人才队伍,各种卫生应急工作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急诊急救大平台。大部分大中型城市已经建立起 院前急救和灾难救治的组织框架和人才队伍,医院的急诊科和急诊重症监护室已经有相当的规模和人才储备。而一些县市级医院的院前急救中心基本上都隶属于急诊科,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承担着院前的急诊急救任务,急诊科和院前急救是一体化建设和管理。平时急诊急救工作与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相结合,平时完成日常急诊急救任务,提高本领锻炼队伍,培养人才,紧急时就能拉得出去,就能打得响。

结语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是毛泽东同志于1934年7月在会昌登山后所作《清平乐·会昌》中的一句词。表达出红军历尽艰难险阻之后,仍然斗志昂扬、信念坚定、充满活力,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在此,我想用这句词来描述我国的急诊医学事业,我国急诊人历经三十余年艰辛历程,不懈努力,勤奋创业,时至今日,急诊医学事业已逐步长成参天大树。虽然未来仍有诸多挑战,但我辈同道应如这句词描述的那样,对未来信心坚定,广阔天地,必将大有作为。我们一定能够抓住机遇,开展独具特色、质量优异的急诊医学研究,建设好中国的急诊急救事业。急诊医学已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本文难免挂一漏万,愿在今后与广大同仁继续交流探讨。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7.01.001


关键词: 急诊医学 研究进展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张文武. 急诊医学,要还“救”于民[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02:128-130
  • 2) 何小军. 砥砺前行 筑梦辉煌[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01:1-2
  • 3) 杜欣欣. 急诊、重症一体化:攻克脓毒症,需要团队力量[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28,8:926-928
  • 4) 张文武. 政府主导公众急救培训:深圳宝安的实践[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28,1:126-128
  • 5) 张文武,徐军,余涛,窦清理,梁锦峰,朱华栋,于学忠. 关于我国公众急救培训体系建设的探讨[J]. 中国急救医学,2019,39,4:309-312
  • 6) 唐碧云. 多模态心肺复苏培训模式在非医学专业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30,9:1147-1149
  • 7) 邹芳蕊. 江苏省急诊医护人员工作现状及参与社会初级救护培训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2,17,12:1659-16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