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的临床预测因素
Ventilator-associated fungal pneumonia in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clinical predictive factors
作者:张玉梅,郑亚安,李硕,葛洪霞,宁永忠,马青变
发布日期:2015-05-04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4年6月入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16岁以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排除中途放弃治疗或机械通气未超过48 h者。根据能否从呼吸道分泌物中镜检或培养出真菌,将入选患者分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非真菌组(VANFP)和真菌组(VAFP)。检出同一真菌菌种两次以上为阳性。资料用非配对t检验、χ2 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97例患者。发生VAFP 63例,发生率为32.0%;主要的致病真菌为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单因素分析发现多种临床因素有预测VAFP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22、放化疗、机械通气≥14.11 d、抗生素使用≥14 d、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对VAFP的发生具有独立预测价值。结论:APACHEⅡ评分、放化疗、长时间机械通气、抗生素使用、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为急诊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积极改善患者整体情况、尽早脱机、缩短抗生素的使用、谨慎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措施可能降低VAFP的发生。

张玉梅,郑亚安,李硕,葛洪霞,宁永忠,马青变. 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的临床预测因素[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5,24(5): 541-546.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5.05.021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 预测因素 Logistic回归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谯燕群. 加温加湿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在重症成人患者中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6,22,18:3595-3598,3599
  • 2) 杨卫明. 共同感染对白色念珠菌感染状态的影响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4:423-428
  • 3) 章昊苏. 老年脑损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及对策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6:779-783
  • 4) 张海英. 不同呼吸道湿化方式对机械通气产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0:5135-5137
  • 5) 杨涛. 老年AECOPD患者口腔真菌感染早期干预的时机与疗效[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30,4:422-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