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PICCO指导创伤性休克患者复苏的临床研究
The clinical study of the guidance of PICCO o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shock
作者:林爱华,孙海军
发布日期:2014-08-11

[目的]:探讨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仪( 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PICCO)指导创伤性休克(traumatic shock)复苏的效果。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32例,A组采用PICCO指导下进行创伤性休克的救治,根据全心舒张未期容积指数(GEDVI)进行液体复苏,使GEDVI达到680-800 ml/m2;根据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监测结果应用多巴胺调整SVRI在1500-2000 dyn•s•cm-5•m-2,根据心脏指数(CI)应用多巴酚丁胺调节CI达到3-5 l/min/m2,同时监测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指导液体选择和利尿剂应用。B组采用在中心静脉压(CVP)和平均动脉压(MAP)指导下应用补液和多巴胺进行创伤性休克的救治,维持CVP达8-12mmHg和MAP≥65mmHg。测算并记录A、B组治疗前、治疗后4、12、24h各个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动脉乳酸清除率(LCR)。结果:A组12、24h的MAP、LCR明显比B组高(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PICCO指导下进行创伤性休克的救治能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提高LCR,改善患者预后,在创伤性休克救治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指导价值。

林爱华,孙海军. PICCO指导创伤性休克患者复苏的临床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4,23(8): 933-935.
DOI号:

基金项目:江苏省宿迁市科技计划项目(S201106)

关键词: 脉搏轮廓连续心输出量 创伤性休克 平均动脉压 血流动力学监测 乳酸清除率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张新黎.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进展[J]. 临床内科杂志,2015,32,4:282-283
  • 2) 张阿芳. 血浆DNA浓度对急诊重症监护室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J]. 中国急救医学,2015,35,7:628-633
  • 3) 汪文杰,鲁厚清,孙耕耘. 血管外肺水检测方法及其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8:632-636
  • 4) 阳建国.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6,9,1:44-46
  • 5) 阳建国. 脉搏指数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重症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7,33,10:1045-1047
  • 6) 林爱华. 远端缺血后处理提高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在PICCO指导下液体复苏效果及其对促炎—抗炎平衡的影响[J]. 疑难病杂志,2018,17,07:702-705,709
  • 7) 李一. 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华烧伤杂志,2018,34,10:737-7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