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治疗中的意义
The Study of 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in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作者:张健,李春盛
发布日期:2013-06-03

目的 观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确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78例,根据PCI术后ST段回落程度分为两组,即ST段回落组及ST段无回落组,分别为137人及41人。所有病例均于入院即刻测定H-FABP及cTnI,并在PCI术后1小时,6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再分别测定H-FABP浓度,PCI术后12小时及24小时测定cTnI。测定PCI术后2小时ST段回落幅度(ΣSTR)。结果 ST段回落组及ST段无回落组PCI术前人口统计学资料无显著区别。两组患者术后6小时H-FABP明显高于术前(P<0.05),ST段回落组患者于24 小时H-FABP恢复至术前水平,而ST段无回落组患者H-FABP未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FABP升高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PCI术可影响H-FABP变化,ΣSTR≥50%与H-FABP降至正常水平以下有利于判断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

张健,李春盛.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治疗中的意义[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22(6): 612-615.
DOI号: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钱成. H-FABP基因在临床医学和畜牧生产上应用研究进展[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5,34,7:1534-1540
  • 2) 王羊洋.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 安徽医药,2017,21,11:1968-1971
  • 3) 褚永果. 严重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应用舒血宁治疗前后早期心肌损伤指标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7,38,06:804-809
  • 4) 褚永果. 红花黄色素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心肌损伤[J]. 中成药,2017,39,04:706-710
  • 5) 王评. 茯苓四逆汤对脓毒症大鼠心肌保护机制的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19,28,4:661-663,6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