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灾害救援医学学科发展展望
作者:郑静晨,杨炯,樊毫军
发布日期:2012-05-17

郑静晨,杨炯,樊毫军. 灾害救援医学学科发展展望[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0,19 (11):1125-1126.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与大自然抗争的历史,人类社会在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破坏的同时,还面临着恐怖活动等人为因素威胁;20世纪70-80年代,仅自然灾害就吞噬280万人。传统的院外救护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急救需求。因此,灾害救援医学已经逐步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迅速发展起来。
1灾害救援医学的定义
灾害救援医学是研究灾害条件下进行医学救援的科学规律、方式方法、组织管理的一门学科。其内涵是以急救医学、灾害医学、危重病监护医学为基础,融合了灾害学、生物医学工程、社会学、管理学、法学、信息科学、工程学、建筑学等为一体的交叉学科[1]。
2灾害救援医学在国内外的兴起
2.1灾害救援医学在国外的兴起
1976年,来自7个国家的急救与重症监护医生在日内瓦成立了“美因茨俱乐部”(Club of Mainz),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和探讨急诊医学与灾害医学的学术机构,之后不久更名为世界灾害急救医学联合会(World Association for Disaster and EmergencyMedicine, WADEM),这标志着现代急救和灾害医学概念的开始。该学会也创办了自己的杂志《Prehospital and Disaster Medicine》。1977年以来,联合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国际灾害急救医学会议。该联合会的工作卓有成效,大大推动了灾害医学的发展。1986年欧共体专门成立了欧洲灾害医学中心( European Centre of Disaster Medicine,CEMEC),负责训练各成员国有关救灾医务人员,培养他们在灾区救治伤病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尤其院前救治管理以及应对大灾害的能力[2]。近年来,灾害救援医学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尤其美国国家灾害医疗系统在“9·11”事件救援中的巨大作用,使更多的国家深刻感受到建立与发展国家灾害医疗系
统的迫切性[3]。灾害医学的发展已从单纯的学术研究演变成为一些国家的政府行为,呈现出急救社会化、结构网络化、抢救现场化、知识普及化,以及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跨国界合作的趋势,由此带来相应的知识技能、组织结构、实施运作和管理模式发生着重大变革。
2.2灾害救援医学在我国的兴起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4]。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形势更加严峻复杂。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减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特别是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政府更加重视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救援实践。2001年4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同志向救援队授旗,宣告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对外称中国国际救援队)正式成立。之后,国家成立了多支专业救援队伍。2009年,中国成立“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国家一级协会),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了7届国际高层灾害救援论坛。2009年,武警医学院创建我国第一个“救援医学系”(本科学专业),之后很多高校学校开设救援医学选修课。2009年,我国出版《灾害救援医学》专著,编写系列培训教材。特别是最近两年来,我国制定了灾害医学救援的行业规范、标准;建立了国家地震灾害救援培训中心;培训了21家省级灾害救援队伍;创办了国内救援医学杂志《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国家统计源期刊)。灾害救援医学成为一门新兴学科。
3我国灾害救援医学的发展展望
随着我国灾害医学救援由临时性应急任务提升到专业化学科研究。该领域还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3.1灾害医学救援组织管理领域的研究
重大灾害瞬间可导致大批伤病员出现,医疗需求急剧增加,组织管理无疑是能否有效救治的关键环节。高效的组织管理首先需要整合资源、建立统一的灾害指挥体系。在我国灾害发生时,军队和地方派出大批救援队支援灾区,成立临时救灾指挥部,指挥部应以国家或行政区域为主,由政府、军队和社会团体的代表组成。但其在灾害的发生前及灾后救助过程中尚缺乏统一的领导机构。因此,我国急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灾害救援指挥体系,集中负责,负责全权指挥、协调,真正把灾害医学救援的监测和应急处置纳入工作轨道。力求达到平战结合的目标:即平时负责救援预案制订、物资储备、救援演练及知识普及等;灾害发生时,动员各方力量,组织医学救援,进行应急指挥。
灾害医学救援组织管理领域的研究还包括针对灾害条件下医学救援的规律、方式、方法的研究。具体有:灾害现场伤员的救治研究,包括灾害现场搜索、营救检伤分类和紧急救治等工作的研究;对灾区群众提供紧急医疗救助的研究;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条件下实施医学救援特点、预案、规律、经验研究;灾害医学救援的医疗后送研究;灾害医学救援的分级救治研究。灾害医学救援的人力资源建设研究;灾害医学救援的培训工作研究与组织实施。玉树地震的救援提示我们,针对高原、山区、寒带、热带等特殊条件下施展医疗救援工作的预案亟待完善。
3.2灾害医学救援救治技术的研究
其研究重点包括灾害医疗救治技术、灾害心理治疗技术和灾害卫生防疫技术。灾害医疗救治技术领域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灾害医学救援过程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工作的研究。包括:灾害医学救援的常见外科疾病、紧急手术、手术麻醉研究;灾害医学救援的常见内科疾病研究,如吸入性肺损伤、心肌缺血性疾病;灾害医学救援的常见专科疾病研究,包括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等专科疾病;灾害医学救援的特殊疾病救治研究,如烧伤、冻伤、中暑、溺水、破伤风、挤压综合征等疾病的研究;灾害医学救援中对生化武器、核污染等所致损伤和疾病的研究;灾害心理治疗技术和灾害卫生防疫技术的研究主要是指对灾害医学救援中常见传染病的救治、防疫和灾害心理障碍治疗的研究。内容包括灾害医学救援的常见传染病的救治和防疫研究,灾害医学救援的常见心理障碍和治疗工作研究。
3.3灾害医学救援装备与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灾害医学救援装备是在灾害条件下进行医学救援的卫生器材、设备和运输工具等总称,是实施灾害医学救援和平时进行训练的物资基础。随着科技的进步,灾害医学救援装备已从最初的以院外常用急救设备充当逐步向小型装备标准化、大型设备移动化的趋势转变。灾害医学救援装备研究主要分为常规装备研究和移动式医院研究两部分。其研究侧重点应针对灾害医学救援中的装备配给、制造和装备信息化建设。包括灾害医学救援的装备配给、制造研究;灾害医学救援装备管理研究;灾害医学救援车载式野战医院研究。
随着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远程会诊技术的投入使用,灾害医学救援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信息化。但从整体而言,综合性强、数据量大、反应灵敏的灾害医学救援信息化体系研究还有待建立。具体表现在灾害预警信息技术的研究亟待开展[5]。以目前技术水平,对地震、海啸等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精确预报还难以做到,应尝试建立灾害与救援的信息库,以期估测灾害的发生。救援过程信息技术的研究还需拓展。海事卫星是灾害医学救援中最常用的信息设备,但目前此类技术的使用率并不是很高,今后此方面的研究应扩展到信息化物资管理,信息化搜索营救装备等方面。救援智能决策技术的研究还需深入。在医学救援数据库信息资源逐步完善后,应尝试研究建立重大灾害智能决策系统,以期根据灾害的类型、等级和可利用的救援资源等数据,辅助领导作出最佳医学救援对策。
总之,各种灾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减少灾害所致伤残和死亡是全球的共识,灾害救援医学是顺势而生的新兴学科。其发展不仅提高国家抗灾减灾能力,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展示了我国在世界救援舞台上的大国形象,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赢得良好的外围环境。
参考文献
[1] 孙秋菊,李文涛,安力彬,等.灾害医学的发展及挑战[J].医学与社会,2009,22(10):28-30.
[2] Delooz H. European survey on training objectives in disaster medicine[J].Eur J Emerg Med,2007,14(1):25-31.
[3] 樊毫军,侯世科,郑静晨.美国灾害医学救援组织体系建设的介绍[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10):713-715.
[4] 王敏,许培扬,池慧.国内外灾害医学现状及发展展望[J].医学研究杂志,2009,38(2):94-96.
[5] 林才经.减灾战略与灾害医学[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8):509-510.
(收稿日期:2010-10-14)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0.11.001


关键词: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刘全. 浅谈基层急诊急救人员普及灾害医学教育的重要性[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1,06,12:1088-1089
  • 2) 苟君臣,陈安海. 基层医院灾害救援医疗小组建设与培训[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8:
  • 3) 曾红.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难医学发展回顾与展望[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9,14,10:916-920
  • 4) 张涛. 灾害环境下现场医学救援理论的演进[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0,15,11:1334-1336,1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