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中心
期刊中心
急诊学科
学术会议
专家名录
资源导航
急救自救
关于我们
现在位置是:
首 页
>>
关键字:
----行业快讯
----学术动态
----学会通知
----文章推荐
----专家课堂
--------教学视频
--------影像教室
--------马里兰医学院急诊必知
------------气道管理
------------心脏病
------------危重病
------------皮肤病
------------内分泌病
------------耳鼻喉病
------------胃肠病
------------老年病
------------血液和肿瘤病
------------感染性疾病
------------国际区域性疾病
------------医疗法规
------------医学教育
------------神经疾病
------------妇产科疾病
------------眼科疾病
------------骨科急诊
------------儿科急诊
------------药物与治疗
------------急诊操作
------------精神病
------------呼吸系统急诊
------------药物中毒
------------外伤
------------泌尿系急诊
------------血管系统急诊
------------典型病例
------------灾难医学
--------每日一题
------------创伤篇
------------中毒篇
------------危重病篇
------------气道管理篇
------------心血管篇
------------灾难医学
----复苏
--------学科动态
--------推荐文章
----创伤
--------学科动态
--------推荐文章
----中毒
--------学科动态
--------推荐文章
----危重病
--------学科动态
--------推荐文章
----院前急救
--------学科动态
--------推荐文章
----儿科急诊
--------学科动态
--------推荐文章
----灾难医学
--------学科动态
--------推荐文章
----急诊质控
--------学科动态
--------推荐文章
----急诊护理
--------学科动态
--------推荐文章
----急诊流行病学
--------学科动态
--------推荐文章
----公共卫生
--------学科动态
--------推荐文章
----医学会议
----培训信息
----急诊质控
----急诊流行病学
----急诊杂志编委会
----学会组织
----药物手册
--------毒物库
----医学名词
--------英汉词典
----医学图库
----自救互救
----灾难自救
----中毒自救
----咬螫伤急救
----急症急救
----医学电子书
----讲座课件
----标准与指南
----教学课件
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取回密码>>
在线期刊
当前期刊
下期预览
过刊搜索
全年目录
按内容分类浏览
全文下载排行
文章被引情况
编辑推荐
指南共识
罕见病例文章
期刊中心
1997年第6卷第1期
内毒素休克血浆一氧化氮的变化及其意义
ALTER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NITRIC OXIDE IN ENDOTOXIC SHOCK
作者:冯刚,蒋健,惠小平,喻中诚,史以珏
发布日期:1997-02-25
冯刚,蒋健,惠小平,喻中诚,史以珏. 内毒素休克血浆一氧化氮的变化及其意义[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1997,6(1): 11-13.
DOI号:
关键词:
内毒素休克
一氧化氮
N-硝基左旋精氨酸
下载pdf全文(4)
导出Endnote格式
加入收藏
点赞
上一篇:心肺转流行心肺复苏的实验研究
所在期
1997-1期
下一篇:头部降温加尼莫地平对犬脑复苏的影响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1)
杨军珂,孟素荣,吴赛珠,周可祥,彭师奇,吴宗贵,阮云军. 硝基精氨酸赖氨酸三肽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血压的影响并机制探讨[J]. 急诊医学,2000,9,5:298-301
2)
缪建奇. 对运动性休克机制的探讨[J].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5:
3)
龚义仁,张晨玲. 急性脑出血和脑梗死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及临床意义[J]. 蛇志,2003,15,2:
4)
李春盛,顾伟,贾志凌.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循环内皮细胞、血乳酸和一氧化氮浓度的变化[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4:313-315
5)
李银辉. 抗坏血酸透析液改善血透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D]. 吉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