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中国心肺复苏的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China
作者:沈洪,王一镗    发布日期:2006-01-10    
沈洪,王一镗. 中国心肺复苏的发展[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6,15 (1):13-14.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6.01.003


关键词: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秦伟毅. 专职化院前急救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4:377-380
  • 2) 沈洪. 中国心肺复苏关注的问题——回顾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2005》的修订[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4:193-194
  • 3) 胡辉莹. 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作用及研究进展[J]. 中国急救医学,2006,26,12:928-930
  • 4) 程立顺. 心肺复苏的历史现状及最新进展[J]. 安徽医学,2006,27,6:
  • 5) 陈秀珍,张瑞莲,王涛. 心脏骤停123例复苏成败的原因分析[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13,3:
  • 6) 樊黎丽.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2:1443,1462
  • 7) 陈晓松. 中国心肺复苏术的历史进程[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1:106-107
  • 8) 万巧琴. 成人心肺复苏术的护理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07,21,25:2273-2275
  • 9) 谭光林. 南充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7年情况分析[J]. 中国综合临床,2007,23,7:
  • 10) 许冰. 猝死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护士角色探讨[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8:1856-1857
  • 11) 韩振强. 1007型THUMPER心肺复苏机临床应用分析[J]. 河北医药,2008,30,4:
  • 12) 胡辉莹. 应用Mimics软件辅助重建人体胸廓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研究[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33,3:
  • 13) 谢万兰,李文俊,宋启慧. 成人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的历史与研究进展[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5:
  • 14) 王佐. 肥西县临床医师心肺复苏操作培训效果的评价[J]. 安徽医药,2009,13,8:
  • 15) 马慧. 心肺复苏的研究进展及护理[J]. 天津护理,2009,17,2:
  • 16) 沈洪. 现代心肺复苏研究的新视点[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1:6-7
  • 17) 盂凡山. 规范化培训对奥运医疗志愿者心肺复苏质量的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1:30-33
  • 18) 赵玉兰,孟凡山,戴冬梅. 我国心肺复苏术培训的现状及展望[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2:
  • 19) 邱榕梅,洪瑞莲,杨伟群. 院外心脏骤停患者42例复苏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2009,31,4:
  • 20) 张悦怡. 医务人员心肺复苏培训课程设置与培训方式的探索[D]. 浙江大学,2010,,:
  • 21) 孔明. 参附注射液改善心肺脑复苏预后的研究[D]. 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
  • 22) 周卜邻.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提高原因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8:
  • 23) 温娜. 心肺复苏的护理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9:2460-2462
  • 24) 林长春. 院前心肺脑复苏统计病例的选择和复苏效果评判标准探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2:213-214
  • 25) 张晓凡. 模拟急救场景培训对心搏骤停院前复苏及其效果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12:1331-1333
  • 26) 朱元琴,刘俏俊. 护士CPR技术强化培训方法探讨[J].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7:
  • 27) 赵菊艳,马友妮. 强化培训模式在心肺复苏术中的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0:
  • 28) 刘晶,孟光源,李波,刘国强,王红. 应用心肺复苏机不间断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的效果[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31,12:
  • 29) 江从兵. 两种通气方式抢救严重创伤患者的效果比较[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08,3:129-130
  • 30) 孟凡山,赵玉兰,王永清,戴冬梅,刘永强,李延鹏,李彦. 规范化培训对全运会医疗志愿者心肺复苏质量的作用[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
  • 31) 王树苓. 心肺复苏进展及护理[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1:
  • 32) 邹向阳. 闭胸复苏犬的血流动力学特点的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1:26-29
  • 33) 陈晓松. 中国“急救”史论(系列)之四现代复苏按压“点”恰合于心脏经“膻中”穴[J]. 中国急救医学,2011,31,6:555-556
  • 34) 陈晓松. 中国“急救”史论(系列)之二中国古代急救技术的应用及历史沿革[J]. 中国急救医学,2011,31,4:371-373
  • 35) 黄惠萍.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流程及护理进展要点[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7:
  • 36) 孙立琴,邵军. 新法复苏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复苏效果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5:
  • 37) 张凤玲. 胸外心脏按压质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10:1130-1133
  • 38) 孙立琴. 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临床应用[J]. 护理研究,2012,26,4:342-343
  • 39) 武文君. 一种便携式胸外按压心肺复苏装置的研制[J]. 中国医疗设备,2012,27,5:13-14,37
  • 40) 许实燕. 新毕业护士心肺复苏操作技术培训的效果分析[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3:544-547
  • 41) 沈洪. 中国急救史论对未来发展的启迪——中国“急救”史论(系列)之十三[J]. 中国急救医学,2012,32,3:278-280
  • 42) 潘建,陆远强. 我国心肺复苏网络化培训与应急社区构架建立的探讨[J].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5,1:
  • 43) 付衍,陈宇昕,渠莉,杨丰文,张瑾. 天津市大学生对心肺复苏的认识现状与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3,,27:
  • 44) 钟坚,何景招,李少洪,相永森,马诚. 急诊抢救心肺复苏成功率提高的原因分析[J]. 河北医学,2013,19,6:
  • 45) 陈海襄. 中医院校心肺复苏教学的思考与体会[J].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9:
  • 46) 徐云丽. 边疆地区急诊科护士对2010AHA心肺复苏指南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2:252-254
  • 47) 邱榕梅,庄蕙娜. 院外急救39118例回顾性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2013,35,1:
  • 48) 杨艳. PWW方式在大学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效果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05:
  • 49) 闻亚军,王娟,梅云霞,王晓凤. 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复苏情况的回顾性调查分析[J]. 吉林医学,2014,35,8:1727-1729
  • 50) 陈斌,乐明虎,彭光明. 42例心肺复苏机配合早期气管插管对复苏结果探讨[J]. 云南医药,2014,35,3:308-309
  • 51) 黄婧. 品管圈在低年资医护人员心肺复苏技术培训中的应用[J]. 生物技术世界,2015,,6:
  • 52) 韦丹菊. PTC教学模式在急救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应用[J]. 广西教育,2015,,18:73-74
  • 53) 李晨. 心肺复苏中自主循环恢复预测及识别方法研究进展[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1:122-127
  • 54)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 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6,28,12:1059-1079
  • 55) 王立祥. 中国CPR共识与美国CPR指南[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7,29,10:865-870
  • 56)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 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7,42,03:243-269
  • 57) 曾星. 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与标准心肺复苏对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效果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护理学报,2018,25,14:37-43
  • 58)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 2018中国心肺复苏培训专家共识[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30,05:385-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