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内毒素对严重烧伤后细胞因子、可溶性粘附分子及sFas/sFasL的影响
作者:陈晓东,王顺宾,江琼,吴伯瑜
发布日期:2004-07-10

陈晓东,王顺宾,江琼,吴伯瑜. 内毒素对严重烧伤后细胞因子、可溶性粘附分子及sFas/sFasL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4,13(7): 470-473.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4.07.014


关键词: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黎洪棉. 大面积深度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研究现状[J]. 中国临床康复,2005,09,18:
  • 2) 黎洪棉. 深Ⅱ度烧伤早期电动磨痂对创面愈合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2005,09,22:
  • 3) 陆国华. 金钠多对脂多糖所致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8:711-714
  • 4) 陈晓东. 芦荟粗多糖对体外培养人表皮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周期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5:406-409
  • 5) 吴杭庆. 烧伤后单核细胞CD47表达变化及其与炎症反应的关系[D]. 第二军医大学,2008,,:
  • 6) 曾纪章. 严重烫伤合并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影响家兔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2:123-127
  • 7) 邓小军. 烧伤患者血清炎症物质研究进展[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08,25,1:
  • 8) 未培轩. 硫化氢对大鼠烧伤后炎症反应影响的实验研究[D]. 青海大学,2012,,:
  • 9) 未培轩. 硫化氢对大鼠烧伤后炎症反应的影响[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2,07,1:40-43
  • 10) 首家保.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烧伤残余创面患者TNF-a、IL-6、IL-8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2,23,3:40-41
  • 11) 姚楠. 牛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对脂多糖介导的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J]. 生物工程学报,2015,31,2:195-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