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混合型生物人工肝对阻断发展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作用
The clinical research of hybrid bioartificial liver for blocking the SIRS to MODS stage in patients with fulminant liver failure
作者:刘青,段钟平,黄春,赵春惠
发布日期:2002-02-25

目的:通过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对急性或亚急性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和内毒素的清除作用,探讨其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程度并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的效果。
方法组合型生物人工肝由血浆置换和猪肝细胞型生物人工肝构成。5例重症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急性重型3例和亚急性重型2例)各行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1次,时间约10~12 h,于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分3个不同时段取血分别测肝功能、肾功能、血氨、血清TNF-α、IL-6及内毒素水平,并监测血液动力学指标和神经系统症状。
结果:3例治疗前伴肝性脑病患者昏迷程度减轻。与治疗前比较,血清总胆红素(TBIL)、TNF-α、IL-6及血清内毒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胆碱脂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显著升高(P<0.01)。治疗前合并2种器官衰竭者4例,3种器官衰竭者1例。治疗后未再继续发展。其中2例患者痊愈(2种器官衰竭),1例1周后成功实施肝移植(3种器官衰竭),其余2例分别存活8日和21日,治疗后有效为4/5,存活为3/5。
结论:混合型生物人工肝能明显的降低重症肝炎急性期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和内毒素的水平,是遏制从SIRS到MODS病理发展、促进衰竭脏器恢复的有效手段。
 

刘青,段钟平,黄春,赵春惠. 混合型生物人工肝对阻断发展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2,11(1): 13-15.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2.01.004

基金项目:北京市跨世纪人材专项基金资助

关键词: 混合型生物人工肝 重型肝炎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罗二平. 杂交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D]. 苏州大学,2002,,:
  • 2) 马树民. 人工肝支持治疗临床应用疗效的相关指标研究[D]. 昆明医学院,2003,,:
  • 3) 霍开秀.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氧利用率的变化与预后关系[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9:607
  • 4) 蒋崇慧.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感染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J]. 中国急救医学,2003,23,11:760
  • 5) 朱进,张铮,徐英,刘汉,马明洲. 毒鼠强中毒并发MODS 6例治疗体会[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4:
  • 6) 蒋崇慧.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4,10,3:
  • 7) 陈煜. 连续性血液净化阻断SARS发病早期病情进展的初步研究[J]. 中国血液净化,2005,04,2:
  • 8) 陈煜. 连续性血液净化阻断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发病早期病情进展的初步研究[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1:
  • 9) 胡肖兵. HA330-Ⅱ中性大孔树脂血浆吸附在重度慢性肝炎救治中的应用[J]. 中国基层医药,2008,15,3:
  • 10) 王凯. 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急性肝衰竭动物的实验研究[J]. 中国血液净化,2010,9,7:389-392
  • 11) 王旭晨. 抗内毒素血症疗法在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的应用研究[D]. 天津医科大学,2011,,:
  • 12) 衣沈妮. CRRT治疗后SIRS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及意义[D]. 青岛大学,2013,,:
  • 13) 李茂琴. 不同组合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非病毒性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