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打造“5分钟社会救援圈”:深圳宝安实践
Establishing a "5-minute Social Rescue Circle": Practice in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作者:梁锦峰,林锦乐,窦清理,陈海建,张鹿鸣,刘小利,朱华栋,徐军,张文武,于学忠
发布日期:2024-11-14

目的 打造社会急救响应系统填补救护车到达伤病员现场前的急救空窗期,旨在提升旁观者心肺复苏实施率;方法 ①制定5分钟社会救援圈示范点创建流程,配备3 min内可获得自动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s, AED),定向开展工作人员及志愿者急救培训,在监控室-责任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责任医院院前科设立响应终端,实现四方联动奠定基础。②开展四方联动实战演习,作为衡量示范点建设的关键途径,演练结束后进行复盘分析,识别薄弱环节,实施了针对性的整改。③各示范点制定并执行线上值班制度,做好宣传动员,逐步提升慢性病及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家庭的应急自救与互救能力。结果 宝安区5分钟社会救援圈“企鹅急救”自2023年7月上线以来共激活系统226单,涉及院外心脏骤停救治共23单(9.73%),其中成功指导旁观者CPR为14例(60%),使用AED为5例(21.7%)、4例成功上ECMO治疗,最终有4例最终存活(17.39%)。结论 打造全民参与的“5分钟社会救援圈”社会急救新模式,能高效调度急救志愿者、AED等资源,是一种有效填补院外心脏骤停救治急救空窗期的新途径。

梁锦峰,林锦乐,窦清理,陈海建,张鹿鸣,刘小利,朱华栋,徐军,张文武,于学忠. 打造“5分钟社会救援圈”:深圳宝安实践[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4,33(11): 1540-1545.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4.11.012

基金项目: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SZXK047);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教育部急诊与创伤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KLET-201902)

关键词: 社会急救 5分钟社会救援圈 志愿者 心肺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