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阻塞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治疗已被证实为可以降低急性缺血性卒中致残率的有效治疗方法[1]。五大研究在《新英格兰杂志》发表的阳性结果,证实血管内机械取栓可以使急性前循环大血管病变引起缺血性卒中患者获益[2-6]。尤瑞克林是治疗脑梗死的国家一类新药,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但对于血管内机械取栓开通术后患者是否有效缺乏证据。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共成功对65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实施机械取栓术。术前29例患者发病时间小于4.5 h,给予静脉溶栓; 2例患者发病时间小于4.5 h,但存在溶栓禁忌证,直接行机械取栓; 36例患者发病时间大于4.5 h,直接行机械取栓治疗。术后本组内患者前循环血流均达到TICI 2b-3级。术后采用区组随机化、单盲、对照设计,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药物治疗作为研究组,纳入33例; 单纯常规治疗组纳入32例。本研究是经本院伦理委员会论证通过后开始入组患者。
1.2 方法在取栓手术后均采用新型压迫器压迫股动脉止血。术后在控制血压、降脂的基础上,根据取栓次数、术中是否应用了支架等,选择给予阿司匹林100 mg和氯吡格雷75 mg双抗或阿司匹林100 mg单抗。若合并基础疾病时必须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尤瑞克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早期给予0.15 PNA单位尤瑞克林加入0.9%生理盐水100 mL中静滴,控制滴速30~40滴/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14 d。
1.3 监测指标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21 d NIHSS评分,术后90 d mRS评分; 90 d mRS为0~2分为预后良好,90 d mRS≥3分为预后不良。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NIHSS评分用(Mean±SD)表示。两组比较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 < 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和预后尤瑞克林组和常规治疗组入院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发病到治疗的时间、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尤瑞克林组颈内动脉闭塞8例,大脑中动脉闭塞20例,串联病变5例; 常规治疗组颈内动脉闭塞11例,大脑中动脉闭塞19例,串联病变2例(表 1)。两组患者开通后血流均达到TICI 2b或3级,再通率100%。术后21 d,尤瑞克林组4例患者死亡,常规治疗组8例患者死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1)。其他患者21 d时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6)。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尤瑞克林组和常规治疗组预后良好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见表 1。
指标 | 尤瑞克林组 (n=33) |
常规治疗组 (n=32) |
P值 |
性别(例) | |||
男 | 16 | 20 | 0.256 |
女 | 17 | 12 | |
年龄(岁) | 63.61±13.97 | 59.28±15.28 | 0.238 |
术前NIHSS | 12.48±2.55 | 12.16±2.22 | 0.582 |
溶栓(例) | |||
是 | 16 | 13 | 0.524 |
否 | 17 | 19 | |
部位(例) | 0.413 | ||
颈内 | 8 | 11 | |
大脑中 | 20 | 19 | |
串联 | 5 | 2 | |
OTR时间(h) | 4.10±1.11 | 4.43±1.06 | 0.271 |
手术时间(min) | 61.21±17.81 | 57.97±13.61 | 0.414 |
症状性出血(例) | 1 | 1 | 0.982 |
死亡(例) | 4 | 8 | 0.181 |
术后21 d NIHSS | 4.97±5.50 | 6.96±5.81 | 0.206 |
90 d mRS | 0.035 | ||
0~2 | 23 | 14 | |
3~6 | 10 | 18 |
两组中各有1例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并最终导致死亡,两组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2)。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股动脉穿刺相关并发症。尤瑞克林组内1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给予抗凝治疗后好转; 常规治疗组无同样并发症。
3 讨论急性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后,一般会在60 min内形成核心梗死灶,有的患者由于存在软膜支等侧枝循环,梗死核心周围脑组织得到一部分供血,这部分脑细胞虽然由于缺氧导致神经细胞肿胀,但尚未坏死,这部分脑组织称之为缺血半暗带。随着五大研究试验结果的发布,支架取栓对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治疗得到了有效推广。前循环血管再通率高达81%~100%,90 d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率达53%~71%。根据DAWN研究和DEFUSE 3研究的结果,在对发病超过6 h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进行有效的影像学评估的前提下,部分入组患者仍能够从机械取栓治疗中获益[7]。而这些研究均提示侧枝代偿好的患者,缺血半暗带的脑组织恢复血流后能够部分恢复功能。本组结果显示,尤瑞克林组和常规治疗组均采用支架机械取栓,血管再通率和上述报道类似。两组患者术后21 d的NIHSS评分分别为(4.97±5.50)和(6.96±5.81),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提示机械取栓技术是治疗时间窗内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有效的方法。
在一定剂量下,尤瑞克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能选择性扩张缺血部位细小动脉,靶向改善脑缺血区域的微循环,保护内皮细胞功能,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及侧支循环开放,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减少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凋亡和炎症细胞的浸润,增加缺血脑组织血流量,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提高脑血管的储备能力和保护缺血半暗带,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降低致残率、致死率[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机械取栓后围手术期应用尤瑞克林,虽然在术后21 d观察患者疗效时,尤瑞克林组患者的预后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是90 d预后良好率为69.7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43.75%)。这显示在血管再通后,尤瑞克林能够更加有效到达缺血病灶,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缺血半暗带局部脑血流灌注量,对脑微循环予以进一步改善,有效减少脑细胞凋亡[9]。在本研究中,两组中均只有1例症状性出血并发症发生。提示尤瑞克林提高局部脑灌注的同时,并不增加再灌注出血或者脑肿胀的发生率。当然本研究纳入病例数较少,尤瑞克林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开通术后的真实疗效尚需大样本研究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后,缺血半暗带的脑组织供血较术前明显改善,应用尤瑞克林能够进一步增加缺血半暗带局部脑血流灌注量,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进了神经细胞再生,同时未见明显增加再灌注出血和脑肿胀的发生,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1] | 王怀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优化血管内治疗策略的多中心临床研究[D].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 2017.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90030-1017208348.htm |
[2] | Jin JF, Guo ZT, Zhang YP, et al. Prediction of motor recovery after ischemic stroke using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A meta-analysis[J]. World J Emerg Med, 2017, 8(2): 99-105. DOI:10.5847/wjem.j.1920-8642.2017.02.003 |
[3] | Campbell BC, Mitchell PJ, Kleinig TJ, et al. Endovascular therapy for ischemic stroke with perfusion-imaging selection[J]. N Engl J Med, 2015, 372(11): 1009-1018. DOI:10.1056/NEJMoa1414792 |
[4] | Goyal M, Demchuk AM, Menon BK, et al. Randomized assessment of rapid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J]. N Engl J Med, 2015, 372(11): 1019-1030. DOI:10.1056/NEJMoa1414905 |
[5] | Saver JL, Goyal M, Bonafe A, et al. Stent-retriever thrombectomy after intravenous t-PA vs t-PA alone in stroke[J]. N Engl J Med, 2015, 372(24): 2285-2295. DOI:10.1056/NEJMoa1415061 |
[6] | Jovin TG, Chamorro A, Cobo E, et al. Thrombectomy within 8 hours after symptom onset in ischemic stroke[J]. N Engl J Med, 2015, 372(24): 2296-2306. DOI:10.1056/NEJMoa1503780 |
[7] | Albers GW, Marks MP, Kemp S, et al. Thrombectomy for stroke at 6 to 16 hours with selection by perfusion imaging[J]. N Engl J Med, 2018, 378(8): 708-718. DOI:10.1056/NEJMoa1713973 |
[8] | 王杰华, 李国前, 杨小霞, 等. 尤瑞克林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IGF-1和IGF-1R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02): 338-342. DOI:10.13481/j.1671-587x.20150226 |
[9] | 谢丽华, 侯敬天, 侯玉立.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Meta分析[J]. 中国卒中杂志, 2011, 6(4): 287-296. DOI:10.3969/j.issn.1673-5765.2011.04.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