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7, Vol. 26 Issue (10): 1190-1192
脓毒症儿童睡眠节律的紊乱及益生菌的调节作用机制
王玉, 高丽, 杨中文, 殷小静, 郭松伟     
450003 郑州, 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

由于重症监护病房的特殊性,收治的患者难免会受到医疗仪器的噪音以及24 h不间断照明的干扰,而这往往可打乱他们固有的睡眠节律,导致睡眠障碍及代谢综合征、感染、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发生[1]。睡眠节律由生物钟基因控制,食物可以通过胃肠道加以调节,益生菌作为肠道菌群的有益补充,是否具有同样的效果尚不清楚。故本研究从脓毒症这一PICU常见病种出发[2],观察患儿睡眠节律的变化及益生菌的影响,比较Per2基因的表达,探讨睡眠节律的调节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PICU中脓毒症患儿160例,男86例,女74例。年龄1~3岁,入选标准[3]:发热(肛温>38.5℃)或低体温(肛温 < 35℃)、心动过速,伴以下至少一个脏器功能异常:意识改变、低氧血症、血清乳酸增高或洪脉。排除标准:① 吸入、中毒、溺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其他非感染因素引起;② 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先天畸形,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重度昏迷,脑功能障碍;记录每位入选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及儿童危重症评分。

按信封法将1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予以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一组予以常规治疗并加用益生菌口服或鼻饲,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80名健康儿童,予以服用相同剂量的益生菌,作为健康对照组。益生菌制剂采用思连康口服片剂(杭州龙达新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每次1片,3次/d,每片包含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肠球菌分别不低于0.5×106 CFU;蜡样芽孢杆菌不低于0.5×105 CFU。

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15伦审第29号),所有治疗均获得患儿家长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标本采集与处理

分别于入组前、入组后8 d抽取患儿静脉抗凝血2 ml,提取单个核细胞。TRizol试剂提取总RNA,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RNA浓度,逆转录合成cDNA后,存于4℃冰箱备用。

分别于入组前、入组后8 d对患儿行24 h多导睡眠脑电图监测,详细记录患儿的活动及临床表现;最后将脑电活动记录回放分析。

1.3 各指标测定方法 1.3.1 实时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

用荧光染料法在PCR仪中测得基因表达水平,反应得到扩增曲线及循环阈值(Ct值),用Ct值计算基因表达的相对量,即Ct=Ct目的基因-Ct内参基因。

1.3.2

采用动态脑电图仪(上海诺诚公司)及动态脑电分析系统,进行24 h多导睡眠脑电图监测,增加眼动监测电极,记录并计算各项睡眠参数:NREM(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睡眠,REM(rapid eye movement sleep)睡眠,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潜伏期(SL)、REM睡眠比率、睡眠效率(SE)[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TATA 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脓毒症患儿一般资料

所有入选的脓毒症患儿在年龄、性别、儿童危重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 入组时两组脓毒症患儿基本情况的比较(x±s
指    标 治疗组 对照组
年龄(岁) 1.9±0.4 1.5±0.5
性别(男:女) 48:32 44:36
儿童危重病例评分 73.2±4.1 72.9±3.6
注:入组当天两组患儿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脓毒症患儿睡眠障碍类型的比较

睡眠增多症脑电图表现为背景活动慢波化;夜惊患儿表现为从S 3或4期睡眠向浅睡眠转换或出现完全觉醒图形;梦魇发作时为从REM睡眠出现觉醒图形或弥漫性θ、δ节律。入组8天时,治疗组患儿夜惊比率为24.9%,睡眠增多症比率为17.2%,梦魇比率为7.1%,治疗组三项指标均较对照组下降,而且在夜惊和梦魇比率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脓毒症患儿睡眠障碍类型的比较
组别 夜惊(%) 睡眠增多症(%) 梦魇(%)
入组时 入组后 入组时 入组后 入组时 入组后
治疗组 27.5 22.5 20 16.3 11.3 6.25
对照组 30 28.8 18.8 17.5 13.8 11.3
P 0.5071 0.0250a 0.3089 0.2688 0.5833 0.0472b
注:a入组第8天两组患儿夜惊比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入组第8天两组患儿梦魇比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脓毒症患儿睡眠结构的比较

两组脓毒症患儿于入组时,均表现为睡眠潜伏期延长,REM睡眠比率减少,睡眠效率降低,总睡眠时间减少。服用益生菌后,治疗组患儿REM比率、睡眠效率及睡眠时间发生明显改善(P<0.05),见表 3

表 3 两组脓毒症患儿睡眠结构的比较(x±s
组别 睡眠潜伏期(min) REM睡眠比率(%) 睡眠效率(%) 睡眠时间(min)
入组时 入组后 入组时 入组后 入组时 入组后 入组时 入组后
治疗组 20±5.2 17.2±5.4 19.2 24.6 76.8 86.1 538±94.8 656±172
对照组 18.9±4.8 18.5±5.1 18.1 20.9 72.4 80.6 562±161 572±158
P 0.2688 0.3089 0.5087 0.0329a 0.7308 0.0262b 0.5071 0.0250c
注:*入组第8天两组患儿REM睡眠比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第8天两组患儿睡眠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第8天两组患儿睡眠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各组患儿Per2基因表达水平的比较

入组时两组脓毒症患儿Per2基因的Ct值均较健康组高,服用益生菌后,治疗组患儿Per2基因的Ct值为6.1,对照组患儿为7.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健康儿童在服用益生菌后Per2基因的表达下降,但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 4

表 4 各组患儿Per2基因的Ct值比较(n=80)
组别 入组前 入组后
治疗组 10.8±1.9 6.1±0.6
对照组 11.3±1.6 7.4±0.7
健康组 6.4±0.7 6.0±0.5
P 0.649 0.0421a
注:a入组第8天两组脓毒症患儿Per2基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睡眠节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它以生物钟为基础,调节机体的生理、生化、行为等,使之呈现24 h的规律变化[5]。而任何干扰这一生理节律的因素必将导致睡眠障碍,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及预后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睡眠障碍不仅会影响疾病的恢复,对体格生长和神经精神发育也会带来不良后果,其影响甚至可延伸至成人。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除发热、呼吸、心率异常等表现外,患儿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意识及精神状态改变,如哭闹、烦躁、嗜睡等,严重时还可导致弥散性脑功能异常[6-7]。尽管临床症状没有特异性,但是由于儿童睡眠时间相对较长,脓毒症患儿都会出现一些异常的睡眠变化,而这与生物钟节律的失调密不可分。从本研究可以看到,脓毒症患儿的夜惊、睡眠增多症及梦魇的发生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同时还存在着睡眠结构紊乱。虽然使用镇静类药物可以改善睡眠等精神症状[8], 但由于婴幼儿对镇静剂不如成人敏感[9],而且体内的生物钟未得到根本纠正,所以对儿科患儿而言,其治疗作用相对有限。

人类的生理节律中枢位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它由多个反馈环组成,正性成分可启动生物钟基因促进其表达,负性成分则可抑制正性成分,反馈环之间相互制约,维持平衡[10-11],其中Per2是一个重要的正向调节因子[12-13]。同时肝脏、胃肠道等一些外周器官,由于和SCN具有密切的联系,故也被视为节律振荡系统的子系统,对生理节律具有相对独立的调节能力。益生菌作为肠道的微生态调节剂,不仅可增强肠道屏障功能、调节机体免疫等,对神经系统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据报道,将乳酸杆菌给予失眠患者服用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14];若将此菌灌注于小鼠的十二指肠内,则可以增加小鼠的食欲并改善神经递质的释放[15]。本研究发现,服用益生菌后,脓毒症患儿的Per2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这说明益生菌可通过外周器官影响SCN,改变Per2的基因表达,从而影响整体的生物钟节律。然而在同期观察的健康儿童中,服用益生菌后并未发现Per2基因表达有明显变化,提示益生菌仅是维持生物钟运行的平衡状态,而不会一味地单向调节,从而保证了其作用的稳定性。但是益生菌究竟怎样对Per2基因进行调控,尚有待探讨。

所以当机体受到外界环境或疾病的干扰,无法维持正常的睡眠节律时,可以通过对胃肠道的干预,达到调节生物钟的目的,最终为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创造有利的内部环境。近年来,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强调环境因素在疾病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于益生菌在生物钟调节方面的独特作用,相信益生菌的应用前景会更加广阔,其在ICU中的治疗地位也会更加突出[16]

参考文献
[1] Hoogerwerf WA. Role of biological rhythms in gastrointestinal health and disease[J]. Rev Endocr Metab Disord, 2009, 10(4): 293-300. DOI:10.1007/s11154-009-9119-3
[2] Zhu CP, Wu XH, Liang YT, et al. The mortality of patients in a pediatric emergency department at a tertiary medical center in China:An observational study[J]. World J Emerg Med, 2015, 6(3): 212-216. DOI:10.5847/wjem.j.1920-8642.2015.03.009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救学组,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儿科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 儿童脓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诊治专家共识(2015版)[J]. 中华儿科杂志, 2015, 53(8): 576-580. DOI:10.3760/cma.j.issn.0578-1310.2015.08.007
[4] 周亚竹, 梅风君.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J].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6, 23(l): 24-25. DOI:10.3969/j.issn.1672-0458.2016.03.007
[5] 肖文琴, 殷国建, 王兴鹏, 等. 生物钟与消化系统疾病[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4, 23(12): 1492-95. DOI:10.3969/j.issn.1006-5709.2014.12.037
[6] 王颖, 茹喜芳. 脓毒症性脑病——诊断面临的困惑[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6, 23(3): 156-158. DOI:10.3760/cma.j.issn.1673-4912.2016.03.004
[7] 张庆红, 姚咏明. 加强对脓毒性脑病的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5, 24(2): 117-120.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5.02.001
[8] 李俊艳, 董晨明, 张虹, 等. 模拟人体生物钟镇静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机械通气谵妄防控中的研究[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6, 28(1): 50-56. DOI: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6.01.010
[9] 许峰, TszeP. 镇静镇痛技术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作用[J[J]. 中华儿科杂志, 2006, 44(3): 196-199. DOI:10.3760/j.issn:0578-1310.2006.03.011
[10] Caldelas I, Poirel VJ, Sicard B, et al. Circadian profile and Photic regulation of clock genes in the suprachiasmatic nucleus of a diurnal mammal Arvicanthis ansorgei[J]. Neuroscience, 2003, 116(2): 583-591. DOI:10.1016/S0306-4522(02)00654-1
[11] Takahashi JS. Finding new clock components:past and future[J]. J Biol Rhythms, 2004, 19(5): 339-347. DOI:10.1177/0748730404269151
[12] Ko CH, Takahashi JS. Molecular components of the mammalian circadian clock[J]. Hum Mol Genet, 2006, 15(2): R271-277. DOI:10.1093/hmg/ddl207
[13] 原琳, 叶向梅, 王巍, 等. 生物钟基因Per2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5, 49(5): 423-425.
[14] Nakakita Y, Tsuchimoto N, Takata Y, et al. Effect of dietary heat-killed Lactobacillus brevis SBC8803(SBL88) on sleep:a non-randomised, double blind, placebo-controlled, and crossover pilot study[J]. Benef Microbes, 2016 Mar, 7(4):501-509:1-10. DOI:10.3920/BM2015.0118.
[15] Horii Y, Nakakita Y, Fujisaki Y, et al. Effects of intraduodenal injection of Lactobacillus brevis SBC8803 on autonomic neurotransmission and appetite in rodents[J]. Neurosci Lett, 2013, 539(3): 32-37. DOI:10.1016/j.neulet.2013.01.037
[16] Bengmark S, García de, Lorenzo A, et al. Use of pro-, pre-and synbiotics in the ICU-future options[J]. Nutr Hosp, 2001, 16(6): 239-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