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是医院中的最繁忙的科室,是急危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杂、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学科。因急诊医学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比较少[1],地域分布的不同,很多数据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本文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大型三甲医院急诊一年留观内科患者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寻找其特点或规律,指导救治的投入点和侧重点,为提高本地区急诊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救治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急诊留观的内科患者病历。研究对象为年龄≥14周岁(本院<14周岁归属儿科就诊),资料完整共13 842例。
1.2 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收集急诊门诊日志、抢救及留观病例包括死亡病例报告记录本,记录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就诊时间、转归情况等数据。患者就诊以首诊医师接诊为开始,诊断以离开急诊科时的诊断为准。数据录入Excel表格、汇总。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
2 结果 2.1 年龄、性别分布本次调查资料共收入13 842份病例,最大年龄98岁,最小年龄15岁,(58.21±17.43) 岁。男性52.53%,女性47.47%。男:女=1.11: 1。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年龄分段,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为年轻老年组(60~74岁),其次中年组(44~59岁),青年组(44岁以下)。按年龄分组的各组中除青年组中,男性均高于女性。男女按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7;P < 0.05),见表 1。
组别 | 总例数(例,%) | 男(例,%) | 女(例,%) |
青年组(44岁以下) | 2 651(19.15) | 1 290(9.32) | 1 361(9.83) |
中年组(44~59岁) | 3 932(28.41) | 2 155(15.57) | 1 777(12.84) |
年轻老年组(60~74岁) | 4 560(32.94) | 2 425(17.52) | 2 135(15.42) |
老年组(75~89岁) | 2 645(19.11) | 1 379(9.96) | 1 266(9.15) |
长寿组(90岁以上) | 54(0.39) | 22(0.16) | 32(0.23) |
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年龄分段;男女按年龄比较χ2=55.37;P < 0.05 |
24 h中均有较多急诊患者就诊,高峰期时段在12~24时,期间两个高峰点18时、22时,见图 1。
![]() |
图 1 24 h急诊就诊患者数量分布 Figure 1 24 hours time distribution of emergency patients |
|
全年当中以3、4、12月份急诊患者较多,3月份最高1 474例,7月份最少969例,见图 2。心血管疾病好发于12月份,神经系统疾病好发于12、1月份,呼吸系统疾病从入冬到春季均为高发,在2、3、4月份患病率最高。值得注意的7、8月份中,暴雨过后,过敏性哮喘患者有集中爆发,一年内有三次,救治患者分别为15例、32例、80例,与本地蒿草仔过敏有一定关系。
![]() |
图 2 急诊就诊患者月份分布情况 Figure 2 Month distribution of emergency patients |
|
13 842例中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占总发病率的64.56%。呼吸系统疾病3 355例占24.25%,以肺炎最多11.98%;心血管疾病2 980例占21.53%,其中以心绞痛最多6.78%;神经系统疾病2 600例占18.78%,以脑卒中最高占11.27%;消化系统疾病中,消化道出血占3.86%,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有胃病史占23.46%,肝硬化病史占17.34%;中毒占4.93%。各疾病类型与年龄的分布,见表 2。
疾病种类 | 总例数 | 青年组 | 中年组 | 年轻老年组 | 老年组 | 长寿组 |
呼吸系统疾病 | 3 358(24.25) | 414(2.96) | 732(5.52) | 1 126(8.04) | 1 065(7.60) | 21(0.15) |
心血管疾病 | 2 980(21.53) | 449(3.21) | 752(5.45) | 1 043(7.57) | 725(5.22) | 11(0.08) |
主动脉夹层 | 22 (0.16) | 5(0.04) | 12(0.08) | 5(0.04) | 0(0.00) | 0(0.00) |
消化系统疾病 | 1 130 (8.16) | 146(1.03) | 521(3.72) | 271(1.99) | 188(1.39) | 4(0.03) |
泌尿内科疾病 | 230 (1.66) | 36(0.26) | 58(0.42) | 46(0.33) | 90(0.65) | 0(0.00) |
风湿免疫疾病 | 202 (1.46) | 25(0.18) | 53(0.38) | 84(0.61) | 40(0.29) | 0(0.00) |
神经系统疾病 | 2 600(18.78) | 331(1.22) | 635(3.56) | 926(5.63) | 704(5.07) | 4(0.03) |
传染病 | 39 (0.28) | 17(0.12) | 11(0.08) | 11(0.08) | 0(0.00) | 0(0.00) |
肿瘤 | 273 (1.97) | 28(0.2) | 73(0.53) | 83(0.47) | 89(0.60) | 0(0.00) |
休克 | 36(0.26) | 10(0.07) | 3(0.02) | 20(0.15) | 3(0.02) | 0(0.00) |
中毒 | 683 (4.93) | 186(1.33) | 170(1.21) | 170(1.21) | 157(1.18) | 0(0.00) |
离子紊乱 | 98 (0.71) | 19(0.14) | 30(0.22) | 30(0.21) | 19(0.14) | 0(0.00) |
电击 | 11 (0.08) | 5(0.04) | 4(0.03) | 2(0.01) | 0(0.00) | 0(0.00) |
溺水 | 6 (0.04) | 4(0.03) | 2(0.01) | 0(0.00) | 0(0.00) | 0(0.00) |
37.67%患者住院,33.38%的患者自动出院,23.05%的患者好转出院,3.43%患者转院,2.47%患者死亡。急诊留观治疗时间,55.32%患者留观不超过24 h,96.77%的患者留观不超过72 h, 仅有3.23 %的患者留观时间超过72 h。
2.6 死亡患者情况死亡患者中心血管疾病占首位119例(34.82%),中老年患者为主;神经系统疾病83例(24.38%),肿瘤患者78例(22.68%),慢性疾病为47例(13.73%),中毒15例(4.39%),主要为青年患者。死亡时间多在0~2点、8~10点、18~20点,三个时间段死亡人数最多,可能与病情加重的人体生物节律有关。
3 讨论急诊就诊患者越来越多而且需要留观的重患越来越多, 急诊医生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加强急诊急救服务体系建设,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减少医疗风险也需要受到重视。国内已见少量回顾性的急诊患者流行病学报道[2]及一些前瞻性研究。但因地域差异大,地区疾病特点不同,急诊患者特点不能一概而论[3]。本院地处西北地区的呼和浩特市,是本地区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的三甲医院。气候饮食自然环境也有自身特点。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内科就诊区、抢救区、留观区患者病历资料,了解本地区急诊内科留观救治患者疾病特点及就诊规律,以便合理安排人员和加强医疗服务能力,提高该地区急诊急救能力和防控能力。
患者资料中男性多于女性1.11: 1,按年龄组除青年组,男性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男性患者承担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大,压力大,生活不规律,不良嗜好多有关,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4-5]。从年龄分布中显示,中老年组患患者数最多。人体步入中年后各个脏器功能开始衰退,一定程度上使疾病容易入侵机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缺乏体力锻炼,使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应运而生,也是导致中老年发病的主要因素。也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6-7]。提示做好疾病宣教,重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适度锻炼身体,对中、老年人疾病发生后加强监管和防控工作十分必要[8-9]。
本院急诊就诊患者流量高峰时段在12~24点。因12~15时,18~24时为门诊停诊时间,还有些患者门诊就诊后病房无床需要来急诊留观,使患者集中涌入急诊。需要这个时间段增加急诊医护人员,加强医生诊断鉴别诊断的能力,协调检验、影像及药剂部门的积极配合,保证急诊患者快速检查绿色通道的通畅[3]。从资料中也反映出其中60%的患者为轻症患者,只有40%的患者为急危重症患者。很多人认为急诊为24 h门诊,感冒发烧急诊就诊是常事,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不想门诊排队看病,甚至有因上班没时间、下班图方便就挂急诊的患者,这显然占用急诊资源。所以,提高急诊挂号费和疾病的分级诊疗很重要。
全年急诊就诊患者量在3月、4月、12月份出现高峰期,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也是此次调查中患病最高的疾病。这三个月份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好发月份。与该地区疾病分布特点密不可分。呼和浩特市处于西北地区,蒙古族较多,喜欢肉食,奶茶,口味偏咸。冬、春季气温较低,温差大,血管收缩力加强,血液黏滞度高,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冬季清晨及傍晚时间气压低,室内需取暖,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再加上冷空气,更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发病。7~8月份大雨后过敏性哮喘患者有集中发病可能与对该地区蒿草籽过敏有关,需要备有足够抗过敏药物、设备,急救的区域及医护人员。
本资料中本院急诊内科留观患者以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为主。心脑管疾病为危重症疾病之首,据美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约有8.26千万成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10]。而在中国,估计每10个人中有2人是心脑血管患者。内蒙古的饮食习惯和地域特点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区域。因此要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的宣传教育,普及急救技术,如心肺脑复苏及急性心梗、脑中风等急救知识,提高对这些疾病的知晓率和自救互救能力[11]。本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诊率高是因为本院成立胸痛中心,开设急诊绿色通道,建立以本院为中心的急性心肌梗死区域救治网络体系,辐射周边基层医院,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效率。
急诊患者需要根据病情在急诊抢救区、留观区、门诊治疗。根据急诊留观制度规定,患者在留观室进行观察不超过72 h,绝大多数患者可及时分流,但仍有3.23 %的患者留观时间超过72 h。这些患者中多数为重症、疑难复杂患者,滞留原因:① 床位紧缺,② 病情复杂,③ 治疗费用高疗效差,④ 医患沟通不融洽等,患者家属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不能信任和积极配合医生,医患关系紧张,易发纠纷冲突,所有急诊科工作压力来自多方面的,不仅要有高效的救治能力还要有沟通技巧和能力。
因各地方差异较大, 掌握本地区急诊留观患者的各种特点, 对于强化急救医护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应对患者呼叫的战略有着重要意义[12]。本研究提供本院一年的急诊内科留观患者13 842例回顾性调查分析,一定程度反映该地区内科患者情况, 根据其发病特点和分布情况,指导救治的投入及侧重点,为提高本地区急诊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救治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1] | 李春盛. 重视急诊流行病学的调查和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4, 13(11): 727-728. DOI:10.3760/j.issn:1671-0282.2004.11.002 |
[2] | 王丽娜, 王秀洁, 王峰, 等. 急诊就诊病谱规律分析[J]. 中国急救医学, 2003, 23(7): 487-488. |
[3] | 阮海林, 冯小梅, 杨春旭, 等. 综合性医院急诊患者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6, 15(2): 144-147. DOI:10.3760/j.issn.1671-0282.2006.02.013 |
[4] | 张在其, 陈文标, 陈玮莹, 等. 福州市鼓楼区1255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 广东医学, 2010, 31(21): 2841-2845. DOI:10.3969/j.issn.1001-9448.2010.21.044 |
[5] | 张在其, 陈文标, 陈玮莹, 等. 广州市97823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1, 23(2): 99-103. |
[6] | 李银先, 冯守映, 汤道雄, 等. 2006~2007年度绵阳市院前急救流行病学调查[J]. 四川医学, 2012, 33(01): 15-16. DOI:10.3969/j.issn.1004-0501.2012.01.006 |
[7] | 万立东, 李贝, 刘小龙.北京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 北京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 2007, 16(5): 551-553. DOI:10.3760/j.issn.1671-0282.2007.05.030 |
[8] | Kelly DM, Frick EM, Hale LS. How the medication review can help to reduce risk of falls in older patients[J]. JAAPA, 2011, 24(4): 30-34. DOI:10.1097/01720610-201104000-00005 |
[9] | Kok RM, Heeren TJ, Nolen WA. Continuing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in the elderl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double-blind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ith antidepressants[J]. Am J Geriatr Psychiatry, 2011, 19(3): 249-255. DOI:10.1097/JGP.0b013e3181ec8085 |
[10] | 王吉文, 邱宇茹, 陈玉成, 等. 急诊心血管疾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 广东医学, 2011, 32(21): 21-22. DOI:10.3969/j.issn.1001-9448.2011.21.034 |
[11] | 甘美连, 许士海, 梁美玉. 急诊患者家庭自救互救知识认知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J]. 护理学报, 2011, 18(1A): 19-20. DOI:10.3969/j.issn.1008-9969.2011.01.006 |
[12] | 张在其, 陆家韬, 熊悦安, 等. 武汉市江汉区2198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临床医学, 2010, 17(6): 892-894. DOI:10.3969/j.issn.1008-6358.2010.06.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