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5, Vol. 24 Issue (9): 958-959
现场急救联合区域性重症患儿转运网络的运行分析
薛莹莹, 成怡冰 , 王海军, 银羽, 陈攀, 孙倩    
450053 郑州,郑州市儿童医院急诊医学科

院前急救是儿科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现场急救和转运重症患儿两大部分。现场急救是针对突发重症的患儿入院前的紧急救助。急救转运是一项主动把流动的ICU送到重症患儿身边的双程转运系统[1],依赖于区域性重症患儿转运网络通畅。提高现场急救和院际间的转运水平对提高重症患儿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郑州市儿童医院是郑州市唯一一家儿童急救站,同时也是郑州危重儿童特勤转运中队,以本院为网络中心面向河南省及周边省份开展急救并转运重症患儿。本文对2011年度郑州市儿童医院院前急救工作进行分析,为提高本区域重症患儿的急救水平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郑州市儿童医院急诊科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120院前急救工作记录。

1.2 方法

回顾2011年120全年出车记录资料,分析每例任务的来源、终止任务的主要原因、转运半径、每月急救任务量、主要病种等。为避免疾病重叠计算,将0~28 d以内的患儿疾病种类统一归为新生儿组疾病。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本院共接到现场急救、网络内转运重症患者任务2 181例。由郑州市120指挥中心发出的现场急救指令83例,占3.80%,本院自行构建的重症患儿转运网络内主动转运患者2 098例,占96.20%。完成急救与转运任务并安全接回患者2 031例,占所有任务量的93.12%。

2.2 空车原因

各种原因导致150例次空车返回,空车率为6.88%。其中120指挥中心发出的现场急救指令空车率25.30%,83例现场急救任务21例空车返回。网络内转运急重患者129例空车返回,空车率为6.15%。位列前三的原因分别见表 1表 2

表 1 120现场急救指令空车原因

空车原因

例数比例(%)
自行来院1361.90
救前死亡419.05
其他原因419.05
合计21100.00
表 2 网络内转运急重患者空车原因前三位情况

空车原因

例数比例(%)
家人反复商议后不同意转院5744.19
病危不适合长途转运2015.50
中途退车1813.95
合计9573.64
2.3 转运半径分布和月工作量分布

转运半径25 km以内281例,占13.84%,25~200 km的1 131例,占55.69%;200 km以上619例,占30.48%。月工作量分布情况见图 1

图 1 每月急救任务量分布图
2.4 主要病种

共接回患者2 031例,位列前五的疾病分布见表 3。其中新生儿疾病第一诊断位列前五的病种见表 4

表 3 疾病构成谱前五位情况

病种

例数比例(%)
新生儿组疾病1 12755.49
呼吸系统36718.07
神经系统1507.39
心血管系统1306.40
外科类疾病834.09
合计1 85791.43
表 4 新生儿疾病构成谱前五位情况

病种

例数比例(%)
新生儿肺炎34730.79
呼吸窘迫综合征(RDS)12010.65
发育畸形及外科类疾病1119.85
早产儿生活能力低下968.52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938.25
合计76768.06
3 讨论

我国的院前急救不仅处于初级阶段,而且发展很不平衡[2]。由于受各地经济水平和医疗技术不一致的影响,国内难以形成统一的急救模式。郑州模式为依托型模式,急救体系由郑州市120指挥中心和协作医院组成。本院积极参与郑州市院前急救工作,是郑州市唯一一家儿童120急救站,开展儿科全科接诊,在接到120中心指令后3 min内出车抢救患者。另外依托于儿童专科医院的优势,本院还在河南省及周边省份的地市构建形成以本院为中心的儿科急救网络,接受网络内医院重症患者转院要求,承担主动转运患者任务。由此本院的院前急救转运既归郑州市120中心指挥,又能够独立运行,为河南省及周边地市急重儿童提供急救医疗保障。

分析本院2011年120全年工作情况,接受120指挥中心的现场急救指令仅83例,且空车率高达25.30%。提示由于儿科大多数疾病起病急、变化快,按照院前急救“就近、就急、就专业”的工作要求,大量儿科普通急诊患者得到附近医院的现场救治,特殊情况需要儿童专科医院现场急救的病例不多。120现场急救指令空车原因前三位分布情况显示,拨打急救电话后又自行来院占空车原因的61.90%,即由于儿科患者病情变化快,体型小,易搬运,加之现代交通发达,一部分急诊儿童紧急状态缓解后家长即可自行到附近医院。由此可知如果儿童医院院前急救仅接受城市急救指挥中心发出的现场急救指令,专科业务量极少,大量珍贵的医疗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而本院构建的儿童急救网络内重症患者转诊年业务量达2 098例,占全年工作量的96.20%,空车率较低,为6.15%。由于长途转运到达对方医院耗时较长,家长临时变更决定不同意转院和中途退车构成空车返回两大主要原因,分别达44.19%和13.95%,位列第二的空车原因是患儿病情危重不适合长途转运,达15.50%,这三种原因均与120调度员与患儿家长沟通不到位相关,通过加强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长途空车率。由上分析可以得出,依托专科医院的技术优势,在保证完成120指挥中心任务的前提下,构建和发展区域性儿童转运中心,不仅可以显著扩大儿童专科医院院前急救业务量,也可以满足其他医院重症患儿到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转诊治疗的需要。

分析现场急救与重症患者转诊半径,25 km以内占13.84%,25~200 km占55.69%,200 km以上占30.48%,提示本院多以中远距离转诊为主。为确保重症患者转诊过程中的安全,转运小组必须提前做好心理和技术准备,全面了解患儿的病情、做好发生严重并发症及后果的抢救预案,转运前稳定患儿重要生命体征,熟练掌握转运中开放气道与气道管理、机械通气技术、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才能做到应急处理快速有序。转运途中患儿应能得到相当于重症监护病房的医疗护理,对危重儿在转运前和转运中尽量稳定其生命体征,可极大提高转运成功率。

本组资料显示,2011年1月、10月、11月和12月本院急救与转运患者量较多。与秋冬季节河南省气候干冷引起小婴儿罹患呼吸道疾病骤增,重症病例增多相关。关注重症转诊患者的可预测性,可以提示在每年高峰时段,院前急救和院内相关科室均要提前做好人员、物品和床位准备,既可有效提高急救工作的质量,又可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本院现场急救与转运患儿疾病构成数据显示,引起现场急救和重症患者转诊的病因以新生儿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为主,与国内有关报道一致[3]。新生儿组位列前三的疾病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和外科相关的疾病。与国内多家报道[3, 4]不一致的是新生儿期食道闭锁、食管气管瘘、先天性膈疝、肠旋转不良、肠穿孔等外科相关的疾病居重症新生儿转诊第三位。近年河南省多家县级以上医院儿科建立了ICU病房,以收治重症新生儿为主,外科转诊患者量增多与基层医院对新生儿先天发育畸形等疾病的诊断水平提高但治疗水平依然低下有密切关系。院前转运尤其院际转运是儿童急重症管理的要求,为建立急重症分级管理的必由之路[5]。明确重症患者转诊疾病谱分布情况可以对院前急救医务人员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提高对重症患者的转运成功率。

现场急救和重症患儿安全转运是院前急救工作的重要环节。因各地院前急救工作发展不平衡,明确本地区、本院院前急救工作特点,制定有自身特色的工作模式与工作方案,无疑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 祝益民.儿童院前急救转运系统的现状和思考[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2):135-138.
[2] 万立东,李贝,刘小龙.北京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5):551-553.
[3] 宋丽,崔振泽,张燕,等.611例院前急救患儿流行病学分析[J].中外医疗,2009,28:60-61.
[4] 姚庆云,肖敏.张德生,等.418例危重新生儿转运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7,14(4):335-336.
[5] 陆国平,任晓旭,宋国维.我国儿童急救体系建设与发展思考[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1):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