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5, Vol. 24 Issue (5): 511-511
左主干血栓逸出致脑梗死一例
任品芳, 王翔, 张志诚, 王超权, 沈建耀, 王黎     
12030 浙江省绍兴,中国医科大学绍兴医院 绍兴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患者男性,50岁,因“胸痛2 h”入院于2012年11月30日。2 h前在活动时出现胸前区疼痛,显持续性,伴头晕,出汗,无恶心、呕吐等,急呼120送当地中医院,当时查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予以口服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片各300 mg后,转送本院。有20年喝酒及抽烟史。烟约每日1包,酒每日500 mL。否认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及脑梗死病史,从事体力劳动;否认家属中有类似病史。入院查体:T 35.0 ℃,P 102次/min,R 33次/min,BP 96/58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尚清,精神软弱,口唇轻度发绀,两肺呼吸音对称,未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02次/min,律不齐,闻及早搏,约5次/min,未及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两下肢浮肿阴性,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考虑: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同家属商量后,决定行急诊PCI术,术中所见:右冠未见明显狭窄,左主干开口后全闭(图 1A),决定行左冠PCI术。顺利通过导丝到前降支远端,重复造影显示左主干开口巨大血栓,送入抽吸导管抽出红色血栓,后重复造影示左主干近端仍见血栓,但血栓随着造影剂返流逸出冠脉口(图 1BC),进入主动脉,冠脉血流恢复通畅,未见明显狭窄,术中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反复除颤16次,并持续胸外按摩近30 min,予以机械呼吸,因血压偏低,术中予以IABP植入,于入院第4天在减少镇静剂用量时,发现有烦躁,查病理征阴性,为排除脑血管意外可能,行头颅CT检查示左顶枕叶脑梗(图 1D)。住院半个月,顺利康复出院。

A:左主干全闭;B:左主干内可能巨大血栓;C:血栓被造影剂冲出后冠脉正常;D:头颅CT示顶枕叶脑梗 图 1 患者造影及CT结果

讨论 心源性脑梗死约占全部脑梗死的15%~30%[1]。许多心脏疾病可引发脑梗死,其最常见原因包括房颤、近期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内膜炎,而由于冠状动脉左主干血栓脱落导致脑梗死患者未见报道。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原因,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AMI的首选治疗措施。血栓抽吸在介入治疗当中已经越来越扮演重要角色,可以明显地降低介入治疗中的无复流的发生率,提高再灌注成功率,减少梗死面积及提高无事件存活率,改善临床预后[2]。血栓抽吸一般没有明显并发症,本例出现血栓脱落可能原因是:①本例血栓在第一次抽吸后,出现血栓遗留,导致血栓的不稳定,在再次造影时,出现血栓被返流造影剂冲出冠脉口,返流入主动脉;②是血栓发生在左主干起始部,造影时基本上没有看到左主干,血栓直接在开口位置,发生血栓移位,导致脑梗死的发生。因此,在血栓抽吸后重复造影时,应注意造影剂的速度与剂量,尤其是在左主干及右冠开口等位置,从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MacDougall NJ, Amarasinghe S, Muir KW.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stroke [J]. Expert Rev cardiovasc Ther, 2009, 7(9):1103-1115.
[2] Svilaas T, Vlaar PJ, van der Horst IC, et al.Thrombus aspiration dur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N Engl J Med, 2008, 358(6):557-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