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余姚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余姚 315400;
3.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杭州 310009
2.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Yuyao People's Hospital, Yuyao 315400, China;
3.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Chines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Hangzhou 310009, China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突出县级医院县域龙头地位,加强县级医院能力建设,而急诊急救服务能力建设、高质量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能力是基层老百姓健康的最大保障[1]。从2018年至今,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县级医院急诊联盟等组织共同撰写并发布了3部专家共识[2-4],为中国县级医院的发展指引了方向,2024年进行了部分医院的线上抽查与现场考察,发现近年来我国县级医院急诊科的软硬实力均有较大的提升。江浙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两省县级医院在急诊科资源配置和运行效率方面展现出各自的特色,本研究拟通过具体分析影响急诊服务能力的特征指标,揭示硬件投入与软实力提升的协同效应,旨在为解决急诊科建设中的共性问题提供循证依据,为我国县域急诊服务能力建设与提升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浙江省、江苏省县级医院急诊科,数据采集时间为2024年5月至12月。
1.2 研究方法 1.2.1 医院选择采用整群抽样法,分别由浙江省与江苏省县级医院联盟推荐省内最代表性的县级医院各40家,并由县域医院急诊科自愿填报,最终浙江省、江苏省完成填报医院各为24、34家,填报比例分别为60%、85%均达到60%的抽样目标,能够代表群体水平,但填报数量/意愿仍有差异(χ2=6.756,P < 0.05)。
1.2.2 数据收集以《中国县级医院急诊急救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细则》为标准[5],通过“中国县级医院急诊急救服务能力评价系统”收集数据。该系统搭建6个评价维度(一级指标),与对应的16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最终可评估急救服务能力水平等级:优秀级(A)、良好级(B)、基础级(C)、未定级(D)[5]。
1.2.3 数据质量控制中国县级医院急诊联盟成立了“中国县级医院急诊急救服务能力评价与质控委员会”,经过4次线上质控会议和1次无锡线下会议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非正态分布数据以中位数[M(Q1, 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以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B++以上医院等级的相关影响因素。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浙江省与江苏省县级医院填报医院概况江苏省县级医院急诊科考核总成绩中位数略高于浙江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8分vs. 74.7分,P=0.236)。江苏B++以上的医院占比比浙江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9% vs. 33.3%,P=0.090),见表 1。江浙两省的各能力级别数量见表 2。
指标 | 浙江省 (n=24) |
江苏省 (n=34) |
χ²/Z值 | P值 |
B++以上医院a | 8(33.2) | 19(55.9) | -2.875 | 0.090 |
考核总分(分)b | 74.7(61.0, 87.0) | 80.8(68.0, 88.0) | -1.184 | 0.236 |
注:a为家(%);b为M(Q1, Q3) |
省份 | 能力级别 | 总计 | |||||
A++ | A+ | B+ | B++ | C | D | ||
浙江 | 2 | 4 | 6 | 2 | 5 | 5 | 24 |
江苏 | 4 | 9 | 6 | 6 | 5 | 4 | 34 |
总计 | 6 | 13 | 12 | 8 | 10 | 9 | 58 |
注:能力级别:考核总分大于95分为A++,85.9~94.9分为A+,80~85.8分的为B++,70~70.9分为B+,60~60.9分为C,小于60分为D |
江苏省县级医院急诊科面积(4 853 m² vs. 1 927 m²,P < 0.001)、留观室床位数(12 vs. 9,P=0.036)、急诊综合住院病区(25.5 vs. 5.5,P=0.011)、急诊科面积与床位数得分(4.8 vs. 3.4,P=0.005)大于浙江省县级医院。EICU床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见表 3。
指标 | 浙江省(n=24) | 江苏省(n=34) | Z值 | P值 |
急诊科面积 | 1 927(1 172, 3 450) | 4 853(2 431, 7 250) | -3.805 | < 0.001 |
抢救室床位数 | 11(8, 15) | 11(8, 12) | -0.675 | 0.500 |
留观室床位数 | 9(6, 12) | 12(7, 20) | -2.092 | 0.036 |
急诊综合住院病区(含创伤外科病房) | 5.5(0.0, 25.2) | 25.5(11.0, 38.7) | -2.534 | 0.011 |
EICU(含TICU)床位数 | 7(0, 12) | 10(6, 15) | -1.776 | 0.076 |
急诊科面积与床位数得分 | 3.4(2.4, 4.2) | 4.8(3.5, 5.9) | -2.976 | 0.005 |
在功能分区方面,两省县级医院在预检分诊处、急诊诊室、抢救室的配置比例均为100%;江苏省在急诊综合住院病区(79.4% vs. 54.2%)、急诊手术室(79.4% vs. 50.0%)的配置比例高于浙江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4。
指标 | 浙江省(n=24) | 江苏省(n=34) | χ²/Z值 | P值 |
预检分诊处a | 24(100.0) | 34(100.0) | - | - |
急诊挂号收费处a | 22(91.7) | 34(100.0) | 2.935 | 0.087 |
急诊诊室a | 24(100.0) | 34(100.0) | - | - |
抢救室a | 24(100.0) | 34(100.0) | - | - |
留观室a | 22(91.7) | 30(88.2) | 0.179 | 0.673 |
急诊综合住院病区a | 13(54.2) | 27(79.4) | 4.189 | 0.041 |
EICU a | 17(70.8) | 27(79.4) | 0.565 | 0.452 |
隔离应急抢救室a | 20(83.3) | 24(70.6) | 1.248 | 0.264 |
急诊的手术室a | 12(50.0) | 27(79.4) | 5.525 | 0.019 |
导管室a | 18(75.0) | 25(73.5) | 0.016 | 0.900 |
检验室a | 22(91.7) | 33(97.1) | 0.834 | 0.361 |
医学影像科室a | 19(79.2) | 32(94.1) | 2.963 | 0.085 |
药房a | 22(91.7) | 34(100.0) | 2.935 | 0.087 |
得分b | 3.4(2.4, 4.0) | 3.6(3.2, 4.0) | -1.142 | 0.254 |
注:a为个(%);b为M(Q1, Q3) |
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江苏省医师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显著高于浙江省(13.8% vs. 0.0%,P < 0.001),同时在急诊一线值班医护人员3年以上工作经验占比、护师以上职称比例、医生/护士总人数均高于浙江省,见表 5。整体来看,江苏省县级医院在部分功能分区和人力资源的关键指标上表现更优。
指标 | 浙江省(n=24) | 江苏省(n=34) | Z值 | P值 |
急诊一线值班医护人员具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占比(%) | 91.5(86.7, 100.0) | 100.0(96.3, 100.0) | -3.233 | 0.001 |
固定急诊医师人数占急诊在岗医师人数的比例(%) | 92.5(78.7, 100.0) | 78.2(69.5, 86.3) | 3.120 | 0.002 |
固定急诊护理人数占急诊在岗护理人数的比例(%) | 92.6(81.0, 95.8) | 94.5(88.0, 100.0) | -1.456 | 0.145 |
医生总人数 | 15(10, 20) | 19(16, 33) | -2.063 | 0.039 |
护士总人数 | 32(22, 59) | 46(35, 72) | -2.030 | 0.042 |
医师中级及以上职称比例(%) | 67.7(63.6, 75.0) | 72.3(57.8, 78.8) | -0.498 | 0.619 |
护师以上职称比例(%) | 75.5(64.8, 86.0) | 84.5(77.6, 92.4) | -2.390 | 0.017 |
医师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 | 0.0(0.0, 9.9) | 13.8(5.3, 27.6) | -3.744 | < 0.001 |
护理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 | 72.0(48.1, 87.8) | 75.3(66.5, 89.3) | -1.493 | 0.136 |
拥有亚专科占比(%) | 41.7(10.0, 78.8) | 50.0(9.1, 68.7) | 0.393 | 0.531 |
人员配备得分 | 4.5(4.0, 4.8) | 4.9(4.1, 5.0) | -1.480 | 0.139 |
浙江省县级医院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江苏省(92.9% vs. 83.75%,P=0.003)。在时间管理方面,浙江省的DTB时间略短于江苏省(68.66 min vs. 75.06 min,P=0.065),在救治能力方面,浙江省CMI值略高于江苏省(P=0.080),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浙江省县级医院急诊手术操作种类数量和年急诊手术量均高于江苏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但浙江省县级医院抢救室滞留时间中位数长于江苏省(136.2 min vs. 87.5 min,P=0.029)。整体来看,两省县级医院在急诊质控、服务能力的关键指标上各自有亮点。
2.5 两省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比较浙江省县级医院在实现患者信息互联共享(100.0% vs. 82.4%, P=0.030)、实现院内诊疗时间轴(91.7% vs. 73.5%,P=0.043)高于江苏,见表 8。总体而言,浙江省县级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表现优于江苏省。
指标 | 浙江省(n=24) | 江苏省(n=34) | Z值 | P值 |
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 | 92.9(82.0, 96.0) | 83.8(49.1, 95.0) | -2.946 | 0.003 |
急诊抢救室患者病死率(%) | 1.1(0.2, 2.0) | 1.2(0.5, 1.7) | -0.466 | 0.641 |
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率(%) | 25.4(15.6, 32.0) | 20.9(14.3, 26.2) | 1.212 | 0.225 |
急诊手术患者病死率(%) | 0.4(0.1, 2.4) | 1.0(0.1, 1.8) | -0.553 | 0.581 |
DTB(min) | 69(67, 78) | 75(70, 80) | -1.846 | 0.065 |
门球时间达标率(%) | 85.4(81.2, 9.0) | 88.2(83.4, 96.4) | -0.080 | 0.936 |
急性STEMI患者平均门药时间(min) | 25.1(9.0, 38.3) | 20.0(10.0, 29.7) | -0.776 | 0.438 |
门药时间达标率(%) | 90.0(43.0, 100.0) | 95.0(68.8, 100.0) | -0.835 | 0.404 |
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 | 70.9(48.3, 91.3) | 61.9(52.3, 80.5) | -0.277 | 0.782 |
发病4.5 h内溶栓率(%) | 70.9(57.7, 85.7) | 65.8(45.6, 80.0) | -1.191 | 0.234 |
质量安全得分 | 4.0(3.8, 4.5) | 4.0(3.8, 4.3) | -0.184 | 0.854 |
指标 | 浙江省(n=24) | 江苏省(n=34) | Z值 | P值 |
急诊医学科病例组合指数(CMI值) | 2.30(2.14, 3.25) | 1.68(0.90, 3.20) | -1.752 | 0.080 |
急诊救治病种数量 | 388(370, 820) | 512(74, 1 009) | -0.281 | 0.779 |
急诊住院病种数量 | 141(53, 237) | 270(40, 469) | -2.399 | 0.042 |
急诊手术操作种类数量 | 125(57, 267) | 42(38, 240) | 3.082 | 0.027 |
年急诊手术量 | 1 002(326, 2 153) | 428(156, 788) | 4.221 | 0.015 |
抢救室滞留时间中位数(min) | 136.2(89.3, 208.0) | 87.5(58.8, 135.0) | -2.187 | 0.029 |
指标 | 浙江省(n=24) | 江苏省(n=34) | χ²/Z值 | P值 |
实现患者信息互联共享a | 24(100.0) | 28(82.4) | 4.724 | 0.030 |
实现院前院内实时交互a | 23(95.8) | 28(82.4) | 2.409 | 0.121 |
实现院内诊疗时间轴a | 22(91.7) | 25(73.5) | 4.011 | 0.043 |
实现上车即入院a | 19(79.2) | 24(70.6) | 0.540 | 0.462 |
床位预留a | 19(79.2) | 19(55.9) | 3.376 | 0.066 |
信息化得分b | 6.5(5.6, 7.0) | 5.8(4.0, 7.0) | -1.284 | 0.199 |
注:a为个(%);b为M(Q1, Q3) |
江苏省县级医院在胸痛中心和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的占比略高于浙江省,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 9。
指标 | 浙江省 (n=24) |
江苏省 (n=34) |
χ²值 | P值 |
胸痛中心 | 20(83.3) | 23(97.1) | 3.365 | 0.067 |
卒中中心 | 23(95.8) | 32(94.1) | 0.084 | 0.771 |
创伤中心 | 20(83.3) | 29(85.3) | 0.041 | 0.839 |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 | 15(62.5) | 29(85.3) | 3.992 | 0.460 |
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 | 15(62.5) | 28(82.3) | 2.892 | 0.089 |
江浙两省县级医院各项院前急救能力指标均较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0。
指标 | 浙江省(n=24) | 江苏省(n=34) | Z值 | P值 |
120电话6 s内接听比例(%) | 99.95(99.32, 100.00) | 99.67(96.75, 100.00) | 1.606 | 0.108 |
120电话1 min出车率(%) | 85.00(65.32, 98.75) | 85.00(45.02, 95.57) | 0.538 | 0.591 |
平均急救呼叫满足率(%) | 99.97(99.17, 100.00) | 99.73(98.00, 100.00) | 1.224 | 0.221 |
平均急救反应时间(min) | 12.00(10.63, 14.08) | 11.25(4.10, 14.00) | 1.604 | 0.109 |
负压救护车配置率(%) | 45.84(26.25, 62.20) | 34.00(21.90, 50.25) | 1.541 | 0.123 |
相关性分析显示,江浙两省县级医院科室规模总得分与院内急救服务能力得分(r=0.576)、人员配备得分(r=0.455)正相关,评价考核总分与信息化总得分(r=0.397)、院前急救服务能力得分(r=0.322)正相关,其他关键指标见表 11。
指标1 | 指标2 | r值 | P值 | 备注 |
抢救室床位 | 科室总面积 | 0.461 | < 0.001 | 急诊科面积与抢救室床位数高度相关 |
抢救室床位 | 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 | 0.312 | 0.020 | 抢救室规模与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密切相关 |
抢救室床位 | DTB时间 | -0.260 | 0.048 | 抢救室规模与DTB时间成负相关 |
抢救室/EICU床位 | CMI值 | 0.543/0.461 | < 0.001 | 抢救室与EICU规模与CMI值密切正相关 |
抢救室床位 | 抢救室滞留时间中位数 | 0.491 | < 0.001 | 抢救室规模与抢救室质量时间正相关,说明可能病情危重、复杂 |
EICU床位 | 急诊床旁辅助检查项目种类数量 | 0.336 | 0.010 | EICU规模促进医护人员床旁检查技术的提高 |
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率 | 质量安全总得分 | 0.355 | 0.007 | ROSC高的急诊科可能更能保证医疗质量安全 |
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 | 急诊抢救室患者死亡率 | -0.486 | < 0.001 | 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成功与否影响到抢救室死亡率 |
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 | 一线人员占比 | -0.364 | < 0.001 | 高年资的医护人员直接关系到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 |
DTB时间 | 胸痛中心 | 0.361 | < 0.001 | DTB时间与是否建立胸痛中心正相关 |
DTB时间 | 信息化得分 | -0.555 | < 0.001 | 信息化程度越高,DTB时间越低 |
年度急诊人次占门诊总量的比例 | 人员配备总得分 | 0.338 | 0.010 | 人员配置越高,年度急诊人次占门诊总量的比例越高 |
CMI值 | 抢救室滞留时间中位数 | 0.356 | 0.006 | 抢救室滞留时间中位数长与病情复杂程度正相关 |
急诊救治病种数量(ICD-10四位亚目数量) | 急诊手术操作种类数量(ICD-9-CM-3四位亚目数量) | 0.635 | < 0.001 | 急诊手术操作与住院病种数量正相关 |
急诊床旁辅助检查项目种类数量 | 急诊抢救室患者死亡率 | -0.292 | 0.026 | 床旁检查种类开展的越多,抢救室死亡率越低 |
SCI及中华系列期刊 | 科室规模总得分 | 0.508 | < 0.001 | 科室规模与SCI及中华系列期刊论文数正相关 |
SCI及中华系列期刊 | 急诊服务能力得分 | 0.413 | 0.001 | 科室服务能力与SCI及中华系列期刊论文数正相关 |
SCI及中华系列期刊 | 医师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 | 0.663 | < 0.001 | 医师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与SCI及中华系列期刊论文数正相关 |
医师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 | 急诊服务能力得分 | 0.490 | < 0.001 | 医师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与急诊服务能力得分正相关 |
一线人员占比 | 年度急诊人次占门诊总量的比例 | 0.279 | 0.034 | 急诊一线值班医护人员经验越丰富,急诊人次可能越多 |
院前急救能力总得分 | 急诊抢救室患者死亡率 | -0.295 | 0.025 | 院前急救能力与急诊抢救室患者死亡率呈负相关 |
注:DTB时间为患者进入医院到心脏血管打通的时间;CMI值为病例组合指数,是一种用于衡量医疗机构医疗水平和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一线人员占比为急诊一线值班医护人员具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占比 |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诊服务能力得分与医院等级呈显著正相关,其OR=4.185(95%CI: 1.152~15.205)。急诊科科室面积每增加1个单位,医院提升至B++以上的概率增加0.2%(OR=1.002,95%CI: 1.000~1.004)。见表 12。
指标 | B | S.E. | 瓦尔德值 | P值 | OR | 95%CI |
急诊科科室面积 | 0.002 | 0.001 | 3.844 | 0.050 | 1.002 | 1.000~1.004 |
信息化得分 | 2.301 | 1.218 | 3.569 | 0.059 | 9.989 | 0.917~108.761 |
质量安全得分 | 4.708 | 2.693 | 3.056 | 0.080 | 110.81 | 0.565~21 717.395 |
急诊服务能力得分 | 1.431 | 0.658 | 4.728 | 0.030 | 4.185 | 1.152~15.205 |
医师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 | 16.192 | 11.786 | 1.887 | 0.170 | 1.08×107 | 0.001~1.16×1020 |
本研究通过江浙两省县域急诊联盟推荐并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浙江省与江苏省县级的县级医院进行服务能力进行评估,由医院急诊科自主填报,填报比例虽然达到研究的基线要求,但填报数量/意愿仍有差异(χ2=6.756, P < 0.05),这一方面和省内经济水平区域差异区导致服务能力差异有关、也和省级医学会/协会对县域急诊医学服务能力的重视有关。本次评估涉及两省58家具有代表性的县级医院进行了评估和比较,可以充分了解江浙两省县级医院急诊科建设的优劣与不足,建设最适合本地条件的高质量县域急诊服务,同样也为后续“中国县级医院急诊急救服务能力评价细则”的改进与升级进行实践论证。结合江浙两省的社会经济情况、卫健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急诊医疗服务的核心要素,在专科规模、资源配置、质量安全、院内/院前急救能力等方面,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
3.1 江苏省 3.1.1 合理规划县级医院急诊空间布局,发挥高学历人才优势,提高核心急救技能江苏省县级医院急诊科面积(4 853 m²)和综合住院病区床位数(25.5张)显著高于浙江,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13.5%)显著高于浙江(0%),但年急诊手术量仅为浙江的42.7%(428例vs. 1 002例),结合急诊手术类型和数量分析。建议:(1)合理规划急诊空间布局,建设创伤中心,培养“一专多能”的急诊实体创伤团队,重点提升创伤救治思维,扩大急诊手术覆盖病种;(2)发挥高学历人才优势,建设心肺脑重点实验室,从基础到临床,重点开展心肺复苏、创伤、脓毒症等热门科研领域,最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重症救治效率提升的实际措施。
3.1.2 加强急诊急救大平台信息化建设,优化院前-院内衔接,缩短救治时间江苏省“上车即入院”实现率(70.6%)低于浙江(79.2%)。结合苏北地区交通事故高发、苏南人口密集的特点,建议:(1)网格化布局急救站点:在徐州、连云港等交通枢纽城市增设急救分站,利用AI算法优化救护车调度路径,缩短偏远乡镇的响应时间。(2)推动“全域急救信息平台”建设,推广“院前预检分诊”系统:试点“5G+急救”系统,通过车载智能设备实时评估患者病情,实现救护车与医院实时传输患者生命体征数据,提前通知医院启动相应救治流程,如胸痛患者直接进入导管室。
3.2 浙江省 3.2.1 扩容急诊硬件,均衡区域资源配置浙江省急诊科面积(1 927 m²)和床位数(5.5张)显著低于江苏,且医护人员数量不足(医生15人/科、护士32人/科),但年急诊手术量(1002例)和手术种类(125种)领先。结合浙西南山区、舟山海岛等地形复杂的特点,建议:①优先支持偏远地区急诊扩建:财政专项拨款用于丽水、衢州等山区医院急诊科扩建,配备移动CT、便携超声等设备,保障急救服务可及性。②实施“急诊人才下沉计划”:通过职称晋升、绩效补贴等政策,吸引杭州等三甲医院高年资医师定期支援县域、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并加强护士创伤护理、ECMO支持等专科培训。
3.2.2 深化信息化优势,持续智慧化改造浙江省信息化得分(6.5分)全国领先,但抢救室滞留时间(136.2 min)较长。结合杭州、宁波等城市高患者流量现状,浙江省地形多山、人口分散,但信息化互联共享率(100%)优势显著。建议:(1)构建“急诊全流程监控平台”:基于“院内诊疗时间轴”系统,实时追踪检查、会诊等环节耗时,识别滞留瓶颈(如急诊影像检查等待);(2)推广“云急救”模式:在交通不便区域配置车载急救单元,如四明山地区,通过县域智慧化急诊急救服务平台(如“余姚市智慧急救”[6])实现对基层卫生院患者远程急会诊,指导基层医护人员精准处置,缩短黄金救治时间。
3.3 未来发展方向总之,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的指导下,县级医院急诊联盟在进行县域急诊医学服务能力评估的过程中,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抓手,彼此借鉴、共同提升,发挥区域特色,服务当地基层群众为宗旨[7]。同样,江浙两省县级医院急诊联盟的工作经验也可为国内借鉴,在当地医学会/协会的指导与帮助下,通过开展急诊科科主任培训班为学科领头人鼓劲呐喊,通过创伤救治等专项培训班提升基层急救技能,有了急诊人的工作热情和奉献,才能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2030”的大目标。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杨易:研究设计、数据整理、论文撰写、统计分析;黄增、张斯龙、周霞飞、李子龙:数据收集及整理、统计学分析;马岳峰、陈国忠:研究设计、论文修改;董恒进:课题设计
[1]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EB/OL]. [2023-03-23].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3/content_5750620.htm. |
[2] | 中国县级医院急诊联盟,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县域医共体急救体系建设规范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 29(5): 642-646.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0.05.005 |
[3] |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中国县级医院急诊联盟. 中国县域医共体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规范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 30(12): 1429-1433.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1.12.003 |
[4] |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中国县级医院急诊联盟. 中国县级医院急诊科建设规范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9, 28(5): 553-559.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9.05.003 |
[5] |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县城急诊急救学组, 中国县级医院急诊联盟,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 等. 中国县级医院急诊急救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建设[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3, 32(12): 1721-1724.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3.12.026 |
[6] | 宁波大学附属阳明医院急诊科. 头戴5G+AR眼镜, 一个突发心脏骤停的患者被他水灵灵地救回来了[EB/OL]. [2025-03-19]. https://mp.weixin.qq.com/s/9ecmn7fHNfkU_s4sZbkkqw. |
[7] | 何小军, 张斯龙, 黄增, 等. 中国(县域暨)县级医院急诊急救服务能力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4, 33(12): 1791-1794.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4.1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