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编者按:就急性中毒而言,混合中毒已成为常见的中毒暴露现象,但其在临床患病率、混合毒(药)物种类、病死率等方面的临床数据,国内鲜有系统性文献报道。
混配农药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农药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成的制剂形态,具备国家农药生产许可注册批号,有效成分含量和配比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混配农药中毒,无论是有意或误服,在获得和购买过程中往往以单瓶购置,如本研究中暴露病例前三位的农药:甲维•虫螨腈、啶虫•哒螨灵和二甲四氯•草铵膦,这些农药人体暴露后,由于其潜伏期往往不一,临床中毒损害呈现为重叠性和序贯性。毒物检测可明确毒物种类和血尿浓度,进而依据毒理学和毒代动力学精准施治。具有代表性的甲维•虫螨腈,其组成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虫螨腈,前者的潜伏期为数小时,而后者及其毒性更强的代谢产物溴代吡咯腈的清除半衰期为7~15 d,临床呈现序贯性损害。暴露后数小时呈现为甲氨基阿维菌素的中毒性损害,而后续方为虫螨腈所致毒性损害。目前的混配农药组成,与本世纪以有机磷农药和除虫菊酯混配为主的现象有极大的变化。与混合药物中毒以精神类药物(包括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暴露为多见,占82.1%,前三位具体药物为喹硫平、艾司唑仑和奥氮平,此类药物混合暴露无一定的规律性。精神类药物由于其药理学特征,暴露后作用的靶器官为中枢神经系统,临床以意识障碍和呼吸抑制为主,机械通气作为已常态化呼吸支持技术,为此类患者的救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氟马西尼和纳洛酮等解毒剂有利于缩短病程。
该研究从毒物检测明确为混合中毒的角度,分析了农药和药物两大类常见毒(药)物混合暴露在急性中毒中所占比例,同时分析了目前笔者的毒检中心混合农药和药物中毒的主要类型,得出常见排列前三位的农(药)物品种。提出重视混配农药中毒尤其是甲维•虫螨腈中毒救治的潜伏期差异、毒物代谢和清除特点。此文为混合毒(药)物中毒这一具有特殊性的临床现象,提出了初步研究结论,以期引起临床同道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