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不会忘记的一位老人
文章来源: 红网 发布日期:2003-12-21
重庆云阳农妇熊德明一句真话,不仅 被CCTV列入了2003年经济人物候选,还与钟南山、杨利伟等14人之大名、尊容,并驾齐驱,亮相在人民网的年度人物侯选榜。这既表明了我们社会当前的一种期盼,也凸显了某些个人可贵的社会价值。入选CCTV和人民网的这些年度人物,都是实至名归,值得我景仰。但是,我们是不是有所遗忘呢?
一个人的价值,有时象古时候春秋之际楚人卞和三献的璞玉一样,往往一时被社会、被他人所轻视。
不管过了多少岁月,后人只要说到2003年的中国,就不能不说SARS。说到SARS肆虐,人们就肯定会讲起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SARS的记载,肯定要讲到钟南山、叶欣,肯定也不会漏掉对一个72岁老人的崇敬。
人类社会不会忘记;2003年初SARS在珠江流域肆虐一段时间后,又长驱直入华北京畿地区。4月6日,芬兰籍国际劳工组织官员阿罗因SARS不治身亡之后,有关部门正式披露北京的SARS患者为19人,是“输入型病例”。10日,职能部的副部长马某某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北京的患者为22人,其中4例死亡,并称这些数字包括了地方医院和部队医院所有确诊的病例的数字。但北京实际的SARS疫情远比公布的严重。
面对云遮雾罩但日益扩散的疫情,一位72岁的老人经调查确认,掌握了SARS在北京肆虐实情,意识到SARS相当猖獗后,挺身而出,致函凤凰卫视和中央电视台四频道,提供了自己了解的事实。他还说,“今天我到病房去,所有的医生看了有关新闻都非常生气。所以我给各位发此信,希望你们也能努力为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负责,用新闻工作者的正直呼声,参加到这一和SARS斗争的行列中来。” 4月8日,这位72岁的老人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确认了所写的信。这位72岁的老人说,自己之所以站出来说话,是因为不说实话,要死更多的人。
12日,这位72岁的老人给职能部副部长马某某写信,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在信中坦陈了自己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的情况,又说:“我作为一个医生,应该将我知道的情况告诉老百姓,让有关的人能知道。因为这种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能正确地对待此病,就可以很好地控制病的传播。但如果不正确地宣传,就很难控制。大家掉以轻心,就有可能造成大灾难。对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对我们国家都是非常有害的。”在信的结尾,他说:“请职能部公布正确的数字。错了要勇于承认错误,改了就好。对人民健康、生命安全的事,来不得半点虚假、错误。”
之后的形势迥变,4月20日之后,全国人民开始同仇敌忾抗击SARS,并最终战胜了SARS。2003年中国SARS疫情得以控制,不是这位72岁老人的一人之功。然而,他的行动,特别是最初的署名信件,确实至为关键。2003年的编年史上,会铭记这位72岁老人讲真话的勇敢和正气。
讲了一句真话的农妇熊德明被遴选为年度人物,表明我们社会开始尊宠真话,开始尊崇讲真话的人。这是时代的进步、民族的进步。
为了自身的利益,讲了一句真话的农妇熊德明,转眼间名躁中华荣登年度人物候选榜;为了全民族不受SARS的伤害,挺身而出,讲出真情的这位72岁的老人,理所当然收到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敬重。
新的一年就要到来,借此遥祝年逾古稀的这位老人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