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快讯
关键字:
行业快讯

    字体: | |

急诊室:为SARS而设的发热门诊
原作者: 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急诊科;东区医院急诊科 文章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06 发布日期:2003-06-19
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非典型肺炎。SARS 的病死率超过10%,大约20%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其中10%~15%的人需在监护病房(ICU)接受人工通气。香港的第一例SARS 患者是从广州来到香港探亲的一位医生,他在广华医院留医前,曾经住在附近的京华酒店,在那里他把病传给了12个人,包括日后住进威尔斯医院的患者。威尔斯医院的源头患者是一位26岁的男子,他在2003年2月28日至3月4日期间,曾2次到急诊室就诊,然后收进内科住院,诊断为肺炎。当时病房还有20位其他患者和30位医学生,因此而感染者包括15位医生,15 位护士,5位辅助员工,17位医学生和其他患者和家属。急诊室面对的难题 SARS是一个新的传染病,大家所知不多,急诊室如何能安全、有效地筛选患者。实在是一大难题,其中急诊科要面对的问题包括:(1)是否所有发热、咳嗽、气喘、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或血小板减少的患者都需要住院?(2)若入院后证实并非SARS,患者是否会在住院期间受到感染?(3)若让他们回家,他们是否会传染给家人?(4)如何避免员工受到患者感染? 1.发热患者分诊: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的疾病控制中心对SARS 已下了定义,但却没有研究显示,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可以作为筛检的标准。因此,分诊护士面对发热的患者,常有无所适从的感觉。不同的急诊室,因应其实际环境,会有不同的对策。以香港东区医院急诊室为例,发热患者因其危险程度不同,会安排在不同区域等候和治理。转介病例,胸部X线已有肺炎改变的,会安排在特别室单独处理,避免与其他候诊患者有接触机会,造成交叉感染。发热患者有SARS 患者接触史的亦属高危,也会局限在特殊的区域等候和看病。只有低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而无SARS患者接触史的,危险性估计较低,应与上述较高危的患者分开处理。所有患者和家属及陪人在急诊室期间,都要戴上外科手术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2.威尔斯急诊室的SARS门诊:为了应付突然大增的可疑病例,威尔斯医院急诊室于3 月12 日开始设立SARS 门诊。开始时,诊所设在急诊室内,后来才搬到医院之外。在诊所工作的员工,都要穿戴全副保护装置,包括帽子,眼罩,口罩,保护袍和手套。我们特别强调员工每看完一位患者后,需要换手套和洗手。桌面等物品表面,规定用稀释的漂白水,每天清洗4次。我们鼓励员工在下班前先淋浴,有些医院甚至要求在处理可能SARS 病例后马上洗澡。 很多患者的症状和普通上呼吸道感染区别不大,体检也往往是正常的。虽然也有有关筛检患者的指引,但并没有实证研究可作支持。对此我们的策略是每天随访患者,并利用定期胸部X线来及早诊断肺炎。与SARS 患者有接触及其他可疑病例的处理流程见图1。 3.入院标准:哪些可疑病例应入院治疗也是一个难题。如果全收进病房,部分没有SARS 的患者,可能在住院期间染病。我们开始时用的标准是:(1) 在发病前10天中和SARS 患者有紧密接触史;发热伴畏寒或寒颤;发热(体温>38℃);(2)有发热、畏寒或寒颤的病史,加以下一项异常者:血氧饱和度<95%,胸部X线不正常,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血液化验不正常。我们没有发现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只有1例血氧饱和度<95%。我们还发现,血液淋巴球和血小板减少,其实在很多患者只是一过性,是由于其他病毒感染,而非染上SARS。这类患者毋须入院留医,只需家居隔离便可。 4.随访标准:符合以下其中一项标准的患者毋须住院,只需每天随防:(1)接触史;(2)有相关症状;(3)发热(体温>38℃);(4)胸部X线正常或不肯定;(5)外周血化验异常(低白细胞,低淋巴细胞计数,高单核细胞,低血小板)。每日随访的患者,如果48 h内没有症状,体温正常,胸部X线和化验也正常,就毋须再回院就诊。 图1 发热门诊处理流程 5.离院标准:在第一次接诊后,符合下述条件的可以回家,再有发热才需要回院察看。(1)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2)无发热;(3)胸部X线正常;(4)化验正常。 6.胸部X线检查:所有可疑病例都要接受胸透。在129 例胸部X线异常的病例中,72 例在首次就诊已有异常,其余57 例在随访时出现异常。胸部X线可见单灶、双灶或弥漫性病变。27例患者胸部X线正常,但有持续发热,经螺旋CT检查后,18例(67%)例检查异常,1例不能确诊。螺旋CT比胸透更易发现早期的病变。从开始发病到胸部X线出现异常,所需时间的中位数是4天;反之,胸部X线正常的病例,CT出现异常所需时间的中位数为7天。 结 论 我们在威尔斯急诊室SARS 诊所随访了大约1 000患者,其中超过100例证实为SARS患者,而没有一位SARS 患者漏网。随访的患者,按照我们的要求在家中自我隔离,结果没有家人受到感染。由于SARS病毒可以随时变种,患者的临床表现也会不同。因此,我们的经验,未必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收稿日期:2003-05-21)(本文编辑:沈惠云)
文章来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