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快讯
关键字:
行业快讯

    字体: | |

三个“钥匙孔”轻松治疗心脏病
文章来源: 新闻晨报 发布日期:2009-07-23
据不完全统计,入夏以来,上海市各大医院的心脏大血管外科就诊量比平时增加两三成,而其中以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心脏病突发现象最为严重。对于身体体质较弱的中老年人来说,天气闷热,气压低、湿度大,更易导致人体缺氧,心脏负担加重,心率加快,会普遍感到胸闷、气短,加之气温急剧变化使血压上升,更加容易诱发、加重原有心脏病。 国际心胸外科学会亚洲分会委员、我国冠脉外科的奠基人之一、心血管疾病权威专家、上海知名专家肖明第医生建议患有冠心病的老年人,发现患有心脏病,要及时检查,并及时治疗,谨防突发猝死。 微创介入——老年治疗冠心病新方法 复杂的心脏手术,无法避免要开胸切骨,留下巨大的疤痕作为“纪念”,对于老年人来说,传统的心脏手术不仅不利于恢复,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身体造成损伤。殊不知,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欧美等先进技术国家十余年的成功临床经验,过去在医学领域里只能通过开刀手术解决的心脏疾病正逐渐被微创、无创的技术所代替。真正实现更为安全、创伤更小甚至无创伤的人性化治疗。 肖明第医生介绍,患上冠心病后,一般治疗方案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搭桥手术。介入治疗介于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之间,主要目的是用支架解决冠状动脉管腔狭窄问题,用外接的管道绕过狭窄部位,达到血运重建和改善狭窄远端的血液供应难题。尤其是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的冠心病患者,不开胸实现减轻冠脉狭窄。常见的技术有经皮腔内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STENT)等,介入治疗的出现给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带来许多方便。因其创伤小,恢复比较快,为患者所接受。 专家提醒 肖明第医生提醒,当出现冠心病的前兆症状,比如胸闷、气短、心悸时,一定及时去医院做检查,而不是想当然地认为由于身体虚弱劳累所致。 心胸腔镜——三个小孔搞定先心病 心脏的跳动延续着生命的前行,任何小的问题都会带给身体不能承受之痛。没有哪个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看着孩子每天忍受病痛的折磨,让孩子得到安全有效治疗,是最为重要的。而对于孩子来说,尤其是女孩,胸口的长长伤疤是她们心中的遗憾。 完全性心胸腔镜心脏外科手术是随着电视摄影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微型腔镜器械的不断革新而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微创心脏外科手术方法。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心胸腔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程云阁解释,完全心胸腔镜心脏外科手术将心胸腔镜治疗手段引入各种先心病的治疗中,将先心病手术化繁为简。心胸腔镜技术,不需要开胸,只需在患者胸壁上打3个“钥匙”小孔,在电视的监视下。将专用器械经小口送至病变部位,完成操作。这种治疗方法会极大地减轻手术创伤,不留疤痕,术后恢复时间大大缩短,使先心病患者不仅收获生命,也保持了美丽。 专家提醒 程云阁医生解释,由于先心病患儿的体质往往较差,机体抵御能力差,所以容易感染发热,且病情演变较快、较重。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易并发心力衰竭,并可能贻误治疗时机。所以,当孩子出现发热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及时治疗。 心胸腔镜——风心病心脏“巧”换瓣 大多数病人在风湿热发作症状并不典型,常把发病时的发热、乏力误为一般的感冒发烧。据统计显示,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近七成患者起病时都不知自己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只有等到心脏损害已经很严重,出现房颤或者脑血栓之后,方才察觉病情。及时就医尤为重要,医生可通过手术等方法来治疗。若就医不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程云阁医生说,风心病手术治疗主要分为常规手术治疗和完全心胸腔镜下瓣膜微创置换术。完全心胸腔镜下瓣膜置换术,仅在心脏手术患者右侧胸壁开数个直径1厘米左右的小孔,在电视心胸腔镜高清晰度图像指导下,切除病变的瓣膜,再植入人造瓣膜,然后将切口缝合,这种手术方式,不用切断肌肉,不开胸,安全;且皮肤切口小、出血少,患者康复快,并且符合美容要求。 专家提醒 程云阁医生提醒:在日常生活出现下列现象时,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风心病:劳累或紧张时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伴有出汗。体力活动时有心慌、气短、疲劳和呼吸困难。饱餐、寒冷、看惊险影片时有心悸、胸痛现象。晚间睡眠枕头低时感到憋气、需要高枕卧位,熟睡或恶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后才好转。 据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心胸腔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程云阁介绍,现在临床应用广泛的全心胸腔镜心脏手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微创,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患者痛苦,而且手术出血少,恢复时间短,这对于一些老年患者、心肺功能及体能不佳或不适宜大伤口开胸手术患者,更容易被接受,而对于对美容要求较高的患者来说,往日被认为是“毁容手术”的传统手术方式,将转变成全心胸腔镜心脏手术的“美容手术”,避免了手术留下的巨大疤痕给患者康复后带来就业等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
文章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