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新闻中心 > 学会通知
关键字:
学会通知

    字体: | |

复杂急危重病例专家论坛纪要
原作者: hdawd 文章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发布日期:2007-04-09
由《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主办、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复杂急危重病例专家论坛于2007年3月30日至31日在杭州市西溪宾馆胜利举行。参加论坛的有来自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福建、江西、安徽以及国内其他地区的250名急诊、ICU的知名专家,他们就临床工作中的复杂急危重病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邀请了相关领域中的知名专家进行了点评。本次专家论坛学术气氛浓厚、讨论热烈、点评精彩、与会的代表感觉收益颇丰。 本次论坛由《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辑部马岳峰主任主持,首先由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总编辑江观玉教授致词,江观玉教授总结杂志这两年的发展情况,感谢广大急危重病领域中专家为此做出的巨大贡献,对参加论坛的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本次论坛筹办给予大力支持的广东天普公司表示衷心地感谢,江观玉总编辑强调《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将一如既往地为广大急危重症专业人士服务,为促进学术交流拓展更多的平台。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医学中心的景炳文教授介绍了这次病例讨论中病例的选取情况、以及这些病例的代表性、复杂性,希望这样形式的学术交流,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提高我国急诊、ICU中对复杂急危重病的处理能力与水平。 本次论坛围绕三个主题:脓毒症、多发伤和复苏进行。脓毒症专题讨论由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的杨兴易教授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方强教授主持。首先由南京军区总医院SICU的李维勤教授报告了一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救治、诊断情况;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危重病医学科的刘长文教授汇报了一例SAP合并系统性真菌感染救治成功一例;上海市长征医院急救科的赵良教授介绍了他们成功救治的一例真菌感染患者的情况。针对真菌感染、脓毒症的发生等情况,余润泉教授对此加以点评,并着重介绍了DIC的处理原则与措施。上海市新华医院ICU的王树云教授提供了一例以腹痛为主要症状、胰腺炎表现的患者病例资料;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急救科的林兆奋教授介绍了一例因为车祸溺水引发的真菌感染病例的诊断救治过程;上海市第一医院分院ICU的王瑞兰教授介绍了一例女大学生的金葡菌感染的救治情况。针对多种因素诱发的真菌感染病例救治中的最困难的真菌感染的确诊难题,潘孝彰教授作了精辟的讲解,对于临床上真菌感染的确诊起到指导意义。多发伤专题由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干建新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林建中主持。首先由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张茂教授介绍了一了一例车祸引发的多发伤患者反复出血、渗血患者的快速诊断、救治、术后病情变化中的处理情况;解放军镇江359医院的高士杰教授介绍了一例因长骨骨折引起的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救治情况。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ICU的杨毅教授和上海公立医院的宋琼教授分别介绍了其成功救治的车祸引发多发伤的病例。针对当前车祸频发、多发伤救治复杂的情况,干建新教授和上海市东方医院的孙志扬教授作了精彩点评,认为加强多发伤的救治,是提高急诊、危重病救治水平的重要突破口。复苏专题部分由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陈寿权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刘励军教授主持。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ICU的宋秀琴教授介绍了一例酒后溺水患者的复苏救治情况,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的张旭环教授介绍了一例过敏性休克时发生心肺骤停的救治情况,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ICU的吴坚教授介绍了一例在手术麻醉过程中发生意外引起心肺骤停的成功救治经过。对于心肺复苏中常见的高压氧治疗问题,吴嗣洪教授介绍了高压氧舱在CPR中的应用,强调在高压氧舱在CPR中应用需要注意脑水肿的反跳;而王培东教授则着重对脑复苏时的注意事项的情况进行了简明扼要的点评。厦门市中山医院ICU的刘晓楣教授介绍了一例因食用生黑木耳中毒复苏后的肺渗漏救治过程,针对专题中的心肺复苏救治实例,景炳文教授结合自身多年工作中遇到的CPR救治问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救治经验。 在论坛的闭幕式上,《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辑部马岳峰主任向大家介绍了《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在过去一年的发展情况,着重介绍了新开发的网络投稿、审稿系统的使用。与会代表反应本次论坛突破了以往条例式的讲课形式,专题中的病例资料来自临床第一线,这样的成功救治的经验、失败的教训让大家共同分享与讨论,互动性更强,效果更好。本次论坛在热烈的交流探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
文章来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