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新闻中心 > 文章推荐
关键字:
文章推荐

    字体: | |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宣传稿
文章来源: 中华医学会 发布日期:2003-07-07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夏秋季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猪为主要传染源,大多数病例发生在7、8、9三个月。   乙脑病毒的抵抗力不强,在100℃,2分钟,56℃,30分钟即可灭活,能被常用的消毒剂如碘酊、乙醇、酚等迅速灭活。人感染乙脑病毒后,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临床以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为特征。   1970年以前北京市乙脑疫情呈自然流行状态,随着计划免疫的深入开展,发病率逐年下降,1991年至1998年每年发病率均在0.04/10万以下。1999年以来除2001年有2例乙脑病例发生外,其余年份发病均为零。   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多呈隐性感染,乙脑病人与隐性感染者之比为1:1000-2000,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儿童免疫力较低,发病率较高,需用疫苗进行免疫保护的重点人群是10岁以下的儿童。北京乙脑疫苗由政府免费提供, 1993-2002年我市儿童乙脑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高水平,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接种率均高于97%。为进一步降低乙脑疫苗副反应发生率,经实验研究和专家论证后,于2001年正式采用乙脑减毒活疫苗进行接种,免疫程序为满1周岁儿童基础免疫1针;第二年(即2岁)加强1针;满5周岁学龄前儿童加强一针;非疫区(新疆、青海、西藏)新迁入北京集体单位的35岁以下成人(如大学新生等),基础免疫1针,次年加强1针。   根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乙脑暴发疫情信息,为有效应对乙脑疫情,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制定了《北京市应对乙脑疫情工作方案》,并决定在全市开展健康人群抗体监测和猪乙脑自然感染率监测工作,同时,号召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以防蚊灭蚊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要特别注意搞好外来人口集居地、建筑工地民工居住地、农村人口居住地环境卫生工作,切断乙脑传播途径。
文章来源: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