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介素-6水平预示维持性血透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病死率
发布日期:2005-10-12
近期发表的HEMO系列研究中的一项结果表明,对于长期随访的维持性血透患者而言,基础血浆白介素-6(IL-6)水平是各种原因及心血管事件导致患者死亡的强烈风险因子。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Am J Kid Dis杂志上。
终末期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慢性炎症状态伴体内致炎因子水平上调。现有的研究表明,致炎因子引发的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MIA综合征)是导致维持性血透患者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原因。IL-6是调控炎症过程的重要因子,在诱导免疫效应和急性相反应中起关键作用。血浆IL-6水平升高往往诱发低白蛋白血症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健康人群研究结果表明,CRP轻度升高就能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和卒中的发病率。
该研究共选取了进行HEMO研究的217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6.5年,206例患者入选时血浆平均IL-6水平为7.9pg/ml(0.1~90.3pg/ml),其中出现血管性疾病、高ICED评分、高Karnofsky评分的患者血浆IL-6水平显著升高。血清白蛋白和血浆IL-6水平成负相关。统计分析表明,高血浆IL-6患者中位存活时间显著短于低血浆IL-6患者(806天比1209天)。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均表明,基础血浆IL-6水平的高低是反应各种原因和心血管事件致死的良好预测因子。
研究者由此指出,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IL-6将不仅仅作为反映炎症的指标,而更应作为疗效观察指标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