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快讯
关键字:
行业快讯

    字体: | |

深部真菌感染治疗技术又进一步
文章来源: 健康报 发布日期:2005-08-20
历时12年、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皮肤科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皮肤科合作课题《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与基础系列研究》,日前完成并通过上海市科委组织的成果鉴定。专家认为,该研究对推动我国真菌病学的发展,提高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治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20年来,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提高了近40倍,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死亡原因。新华医院皮肤科姚志荣、长征医院皮肤科廖万清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从1992年起联手对我国三大主要致命深部真菌——隐球菌、白念珠菌和曲霉进行了系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在临床方面,他们首次提出对非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采取分期综合疗法,使隐球菌脑膜炎的治愈率由62.5%提高到97.5%,随访两年以上,复发率为零;由于肺隐球菌病的表现可以酷似肺部肿瘤,他们提出将肺穿刺物病理或培养视为诊断金标准;单纯性肺隐球菌病在外科手术治疗后,进行足够疗程全身抗真菌治疗,可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他们在国际上首次报告聚多曲霉引起阻塞性支气管曲霉病并成功救治,首次在国内报告采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分别由烟曲霉和黄曲霉引起的侵袭性肺曲霉病两例,均成功治愈。   在基础研究方面,他们首次建立稳定、无回复突变的新生隐球菌荚膜基因CAP64插入URA5基因的重组突变株,有利于其基因分型。在国内首次报告目前我国肾移植患者中白念珠菌对唑类药物严重耐药,而且氟康唑和伊曲康唑之间存在交叉耐药,我国白念珠菌氟康唑耐药与CDR1基因的高表达有关。
文章来源: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