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变性和肝细胞凋亡使肝损伤增强
发布日期:2004-05-28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脂肪变性是影响慢性丙肝患者纤维化进展的辅助因子,但其促进肝损伤的机制仍未阐明。
澳大利亚亚历山德拉公主医院的Elizabeth E. Powell博士及其同事调查了125例慢性丙肝患者,评价脂肪变性对肝细胞凋亡和Bcl-2、Bcl-xL、Bax、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以及肝细胞凋亡和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发现,随着脂肪变性程度的增长,肝脏切片中的肝细胞凋亡显著增加(r=0.42;P<0.0001)。肝脏脂肪变性和曾严重酗酒是仅有的两项与凋亡指数独立相关的指标。脂肪变性增加与Bcl-2 mRNA水平降低、促凋亡Bax/Bcl-2比值增加相关(分别为r=-0.32,P=0.007;r=0.27,P=0.02)。未发生脂肪变性时,肝细胞凋亡增加与星形细胞活化或纤维化无相关性(分别为r=0.26,P=0.11;r=0.06,P=0.71)。与其相反,发生脂肪变性时,凋亡增加与星形细胞活化、纤维化分期增加相关(分别为r=0.35,P=0.047;r=0.33,P=0.03),证实了发生脂肪变性的肝脏更易于出现肝损伤。3基因型丙肝病毒感染者的TNFαmRNA水平与活性半胱天冬酶(caspase)-3显著相关(r=0.54,P=0.007)。
Powell博士等总结认为,这些结果提示了脂肪变性导致慢性丙肝患者肝脏损伤进展的机制。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脂肪变性促凋亡作用的分子通路,以及凋亡的增加是否直接导致纤维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