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秘密研究生物武器 机密等级引发争议
文章来源: 南方日报 发布日期:2006-08-02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政府正在修建一座生物武器研究所。
尽管当局宣称研究所的研究目的在于模拟、分析生物恐怖袭击,寻找反恐薄弱环节和对抗袭击办法,但这一机构的高度机密等级仍然引起了许多人的不安。因为研究的机密性,这使其难以受到监管,还可能引发国际间的不信任。
距离美国首府华盛顿大概一小时车程的一个军事基地中,有一个不同寻常的研究所。在其核心实验室中,科学家们正在不停地模拟着各种实验:炭疽病菌在风中传播,某种寻常病毒突然变异成无法用药物和疫苗进行控制的病毒。
这个于今年6月开始新建的研究所隶属于美国国家生物武器防护分析和对抗中心(简称生物武器防护中心),它的研究目的在于模拟、分析生物恐怖袭击,寻找反恐薄弱环节和对抗袭击办法。
正在制造生物武器
《华盛顿邮报》说,研究所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犯罪勘测中心,一旦发生使用生物武器的恐怖袭击,研究所将利用现代刑侦技术搜捕恐怖分子;另一部分则是生物武器威胁辨别中心,主要工作是预测生物恐怖袭击的后果。
美国国土安全部2004年在其网站上曾短暂公布了一份幻灯演示文件,内容暗示,生物武器威胁辨别中心将制造、实验少量武器级微生物体,甚至一些经过基因改造的病毒和细菌。
为了科学评估生物武器威胁,生物武器防护中心官员说,他们没有多少选择,必须制造生物武器。前国土安全部助理部长奥尔布赖特表示:“事实上,我们只有在生物武器防护中心制造武器级病原体,才能研究它们。”
研究成果绝对保密
从一开始,美国政府就把研究所定位为高度机密等级。在德特里克堡陆军基地内建造的8层高研究所出入受到严格限制,包括核实验室在内的美国联邦机构中,没有几个有这种安全级别。
生物武器防护中心科研负责人考特尼解释说:“出于公众利益,我们必须保护暴露我们弱点的研究……我们没有必要告诉敌人,我们防护系统的漏洞在哪儿。”国土安全部研发负责人麦卡锡说:“我们必须采用合适的办法保护这种级别的信息。”
争论焦点
高度透明?还是暗箱操作?
生物武器能在瞬间消灭大批人口,是利用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以及各种毒素和其它生物活性物质来杀伤人、畜和毁坏农作物,以达到战争目的的一类武器。尽管美国国土安全部挥舞着国家利益的大旗,生物武器防护中心研究的秘密性仍然引起了许多争议。
批评者认为,过度保密会增加生物恐怖威胁,缺乏监督可能会让中心的实验十分“拙劣”,而没有透明度也可能引起其他国家怀疑研究的真实意图,导致它们开展秘密生物武器研究。
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武器专家莱滕贝格尔说:“如果我们看到其他政府搞这种研究,我们会认为这是侵犯《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我们自己在做这种事情,但还对伊朗和朝鲜指手画脚。”
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生物安全中心创始人塔拉・奥图尔则说:“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你不行,我们可以审查你们的生物武器防护计划,但你们不能审查我们的。”
对此,国土安全部的麦卡锡辩解说:“所有计划在本质上都是防护性的……我们的工作是保证这个国家的平民受到保护,知道威胁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