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病毒学证据“指认”果子狸是广州2004sars病源
文章来源: 健康报网 发布日期:2005-12-10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近一期出版的《新发传染病杂志》发表了中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与广州市CDC合作研究论文。该研究对广州2004年发生的2例明确与果子狸有过接触的SARS患者及其接触环境中的果子狸进行了分子病毒学测定,从中发现了SARS病毒从果子狸传给人的分子证据。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徐建国博士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科学界首次提供SARS病毒从果子狸传染人的直接实验室证据。
据介绍,2004年广州发生了4例SARS患者,其中一例为某经营果子狸餐馆的服务员,一例患者发病前7天曾经在该餐馆就餐。在该餐馆服务员确诊为疑似病例的当天,广州市CDC主任王鸣等采集了该餐馆的所有6只果子狸标本,并与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合作展开病毒检测。检测显示,所有果子狸标本SARS病毒检测全部为阳性。该所科研人员测定了其2条全基因组序列,5条S基因序列。与此同时,香港大学科研人员从该餐馆一只果子狸样本中分离到病毒,并分别对该餐馆服务员、就餐者2例SARS患者的咽拭子和粪便标本,各测定了S基因的286个核苷酸序列。在此基础上,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科研人员进行了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例患者的S基因268个核苷酸序列,与所有已经发表的S基因序列均不同,而与4只该餐馆果子狸的S基因序列完全同源。此外进行的进化分析发现,该餐馆果子狸携带的SARS病毒属于低致病性SARS病毒,可以感染人和动物,但致病性和传染性低。
徐建国博士说,此项研究的结论是,2004年广州发生的SARS病例,是果子狸携带的SARS病毒所引发。该研究提示,提供果子狸食品的餐馆属于高危场所,从事果子狸屠宰、处理、烹饪和餐馆服务员,属于高危人群。